“爱无遗弃爱无残缺” 北京市第26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作者:李映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16 11:26:02

摘要:5月14日上午,在“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爱无遗弃爱无残缺”北京市第26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举行。中国残联理事长鲁勇、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刘宇辉等出席活动。市民政局、市残联以及市教委、市卫计委、团市委、市医院管理局等相关领导一同参加活动。

“爱无遗弃爱无残缺” 北京市第26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京举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映 摄影报道

5月14日上午,在“全国助残日”即将到来之际,“爱无遗弃爱无残缺”北京市第26次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举行。中国残联理事长鲁勇、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刘宇辉等出席活动。市民政局、市残联以及市教委、市卫计委、团市委、市医院管理局等相关领导一同参加活动。

QQ图片20160516112145.jpg

鲁勇、王宁等一行首先来到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仔细观看保育员给婴儿做操,了解孩子们的养育情况。在特殊教育中心,书法教室里的孩子们正在专心致志地写毛笔字。茶艺教室里,悠扬的古筝乐曲吸引了大家驻足观看,五六个孩子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用玻璃杯沏泡西湖龙井的方法。在学习了茶具的基础知识后,孩子们经过温杯、盛茶、赏茶、置茶、冲水几个程序后,将一杯杯飘香的西湖龙井敬给客人们。

QQ图片20160516112514.jpg

鲁勇、王宁亲切地向老师询问孩子们在福利院的生活和学习情况。鲁勇理事长代表全国残联,向孤残儿童致以节日的问候,并祝福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在康复示范中心,来自北京儿童医院的专家正在为孩子们做康复评估,根据不同孩子的具体情况,为每个孩子制订个性化的康复服务方案。

看到通过开展生活护理、康复训练、心理疏导、引导式教育等形成的一整套教育方法,使孤残儿童的身心状况得到改善,王宁副市长很高兴,他动情地对大家说,儿童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需要重视和关心他们的生存、保护和发展。孤残儿童因其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缺陷,更需要特别关爱和特殊照顾。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尤其是满足孤残儿童在康复、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特殊需求。要动员社会力量为孤残儿童奉献爱心,使他们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在祖国的同一片蓝天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鲁勇、王宁还特别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鲁勇说:“你们常年奋战在特殊教育岗位上,为抚养、教育孤残儿童倾注了大量心血,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对孤残儿童来说,你们就像他们的爸爸、妈妈,你们的工作赢得了全社会的尊敬。希望大家再接再厉,创新方法,为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小剧场,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签订了康复帮扶计划协议。北京儿童医院作为本市儿童医疗和康复的龙头单位,在康复医疗方面有着雄厚的技术力量和服务能力,此次在市残联的协调安排下,在市民政局、市卫计委和市医管局的关心和支持下,北京儿童医院和市儿童福利院结为康复帮扶单位,为孤残儿童提供康复医疗服务,为福利院的专业人员提供医疗和康复技术指导,以全面提高市儿童福利院的康复与护理水平,为孤残儿童成长创造一个更加完善的服务平台。

之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表演了独唱《你是我的眼》和舞蹈《沐浴在阳光下》,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据了解,本市未满16周岁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共6283人,在本市16个儿童福利机构中,已办理残疾人证的孤残儿童共852人。目前,我市已建立涵盖孤儿生活、医疗、康复、教育、住房、安置、技能培训与就业等环节的福利保障制度,对机构内集中养育孤残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分别按照每人每月1600元、1400元发放生活费。针对孤残儿童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缺陷,本市还对他们给予护理补贴、融合教育、康复辅具等特殊照顾。本市即将出台《关于建立北京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意见》,将使孤残儿童的福利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