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里像外 女性拍摄与女性视角

作者:梦湄柏桑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14 00:02:56

摘要:在21世纪的今天 ,摄影艺术领域早已不再被男性话语权所垄断,大量优秀女性摄影艺术家的涌现,颠覆了一直以来的男性本位审美标准模式。

梦湄柏桑

在21世纪的今天 ,摄影艺术领域早已不再被男性话语权所垄断,大量优秀女性摄影艺术家的涌现,颠覆了一直以来的男性本位审美标准模式。作为真实映射社会和人类生存状态的艺术媒介,摄影技术自被发明,其在光和时间作用下闪现的夺人心魄的魅力,以及瞬间永恒的力量,更随着其技术的不断完善而越发为世人所迷恋。在手机自拍流行于世的当下,自拍,自我关注,自我认识和肯定,这种能够自我把握掌控的摄影,几乎全民普及,在这样的情境之下,摄影家的存在所面临的挑战,是显而易见的。

拍,还是不拍?拍什么,怎么拍?都是个问题。一个真正的摄影艺术家,不仅要有拍的激情和欲望,还要有“另眼相看”的智慧,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敏锐洞察日常生活面具下人性的真实面目,通过摄影镜头去捕捉复杂人性的多种状态。一个优秀的摄影家一定是一个好的时光猎手,借助摄影将稍纵即逝的时光片断劫持定格。摄影图像无疑是生命曾经在某个时间片断中存在的最好证据,成为人们记忆的路线和回忆的方向,其意义不仅仅是简单的现实复制,摄影图像通常会超越其实用功能而进入更高的精神享受层面,它反映人的生存现实、生命状态,人的精神面貌以及生活着的时代背景。

任何一位艺术家的创作都与自我的成长经历有或多或少的关联,飞了的摄影作品当然也从自己的生存环境出发,在宋庄艺术区生活十年,她真实地存在于男权主义社会中,曾经迷失,而后在疼痛中觉醒,重获新生回归自我。出于比男性更多的自我认同的需要,她本能地热爱上了摄影,因为在完全可以自己控制的拍摄过程中,她深深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摄影,成为她个人化的感知方式和自我救赎之道,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体会到拍摄的快乐,觉知到这是我与他人交往沟通的最好方式”。她的人生态度,思想观点,在拍摄的选择和取舍中就已经有了立场表达。

飞了喜欢拍摄自己身边的朋友,尤其偏爱黑白片。黑白片的视觉冲击更直接、更本质也更有力量,是那种简洁又丰富的意境。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飞了的人像作品,已经很自然地流露出女性主义艺术的气息。泾渭分明几乎没有灰色中间地带的黑白色调,冷峻而沉着,不妥协的对立,事实上有更为广阔的空间揭示人性和生活的复杂本质。

将人体裸呈于照相机的镜头凝视之中,这是自照相机发明以来,人类在探寻自身秘密的道路上的一大进步。认识人自身的魅力以及肉体与精神灵魂的关系,人体摄影是一个不能忽略的探索途径。男性摄影家镜头前的女性人体,和女性摄影家镜头前的女性人体,仔细品味,会有一些微妙的不同。在男性摄影家的镜头中,女性裸体会不自觉地进入“被观看,被审视与被消费”意识中,人体肌肉会自然表现出“对抗”或“迎合”,甚至“献媚挑逗”的情绪,再老练的人体模特都很难做到真正的“忘我”状态,因为两性关系中的对立是性别意识里天然存在的关系。

不管是否愿意被贴上女性视角的标签,艺术家的性别特征都会在作品上自然有所显现,当飞了拍摄女性朋友,或且自拍,作为拍摄者的女性身份,便若隐自现。在女性摄影家的镜头前,女性裸体普遍呈现更多的自然状态,那种由内而外的美是从容和谐和真实的,没有对抗也没有迎合更没有掩饰,在拍与被拍的过程中,更能体现女性自我精神的探索过程。被拍摄者自己内心的观照和投影,被拍摄者的在场与分离,借着拍摄成像成为自己的客观看客,拍下来的图片,在那个瞬间,将内在的情绪定格成为一个客体,通过目光和摄影媒介,向里像外,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足够的距离感来审视这其中蕴含的真相。

(作者系艺术策展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