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错误的行为,错误的价格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11 18:31:51

摘要:“如果政策制定者只是简单地相信价格永远合理,那么他们永远不会认为有政策干预的必要。但是,一旦我们承认可能会出现泡沫,并且私营企似乎也正在助长这一疯狂的趋势,决策者在某种程度上出手干预就是有道理的。”

错误的行为,错误的价格

华夏时报程凯

“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或者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说,每门社会科学的基础显然都是心理学,有朝一日,我们肯定能从心理学原理推导出社会科学的规律。”这句话是帕累托说的,这位先生最著名的地方是他提出来一个伟大的概念“帕累托最优”。

我读到这句话是在理查德-泰勒的著作《错误的行为》一书的卷首语上,泰勒教授的研究集中于心理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是现代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先锋,写过《赢者的诅咒》和《助推》两本很有名气的作品。

《错误的行为》是他的新作,也是2015年《经济学人》杂志评选出来的年度好书,基本上这本书可以算成是泰勒的学术生涯回忆录,讲了他所经历的行为经济学的人、事和理论发展。读一本书了解一门学科,绝对是一个最佳的索引。

这样的一本书当然也方便大家各取所需,今天我有感而发是的给大家讲一讲行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非理性的人,干的就经常是非理性的事,错误的行为,自然导致的是错误的价格。

在泰勒的概念中,我们当下奉为圭臬的有效市场假说得到的评价非常低,他的结论是:

价格通常是错误的,有时还错得离谱,此外,当股价偏离基本价值的幅度很大时,资源配置的情况会非常严重。

例如,当美国的房价涨幅惊人时,房价和租金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点时,如果房主和放贷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那么房价回归的概率更大,但是正如罗伯特-席勒(《非理性繁荣》的作者)调查的一样,大家预期房价还会上涨,而不是回归价值。同时,放松的贷款条件对房价上涨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政策制定者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加以干预。

泰勒的这个例子,我想把中国换成美国,差别也不太大吧,当然把房价换成股价,差别也不会太大吧。

我现在再说说泰勒的结论吧,和大家想的大概有出入的是,泰勒最关注的其实是市场的不可靠,政策干预有道理。

“这是我们从研究市场有效性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如果政策制定者只是简单地相信价格永远合理,那么他们永远不会认为有政策干预的必要。但是,一旦我们承认可能会出现泡沫,并且私营企业似乎也正在助长这一疯狂的趋势,决策者在某种程度上出手干预就是有道理的。”

如果我们相信泰勒的行为经济学对市场的理解是正确的,相信市场并非完全有效,那么我们再来理解一下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股市楼市汇市的定位就会更加准确一些。

“股市,要保持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调节作用,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保护投资者权益;汇市,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逐步形成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有弹性的汇率运行机制;楼市,要按照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和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要求,有序消化房地产库存,注重解决区域性、结构性问题,实行差别化的调控政策。”

在这样的表述中,有一种偏差是认为要健康发展就是股价要涨房价要跌,这种理解简单粗暴肯定不对,还有一种偏差是价格完全由市场说了算,政策调控就完全放手了,这种理解也不完全。其实无论是那个市场,“监管”和“调控”的字样依然在以上的表述之中。

无形之手要强化,有形之手并没有放松,也不可能一放了之。证监会最近收紧中概股回归,打压壳资源,甚至是限制影视游戏VR领域的定增重组,为的不就是控制炒作,加强监管,保护中小股民的权益嘛?说这是干预市场的,我看才是真正的别有用心才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