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最终打败油价的是什么?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4-22 14:22:54

摘要:除了大涨大跌,还有一种行情叫做震荡,区别就在于高位震荡还是低位震荡罢了。

最终打败油价的是什么?

我们似乎已经不再那么关心油价了,第一油价已经很低了,第二国际油价再跌国内的成品油价也不跟跌了。但是,油价还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经过一长串连续的因果关系推导,油价和中国的宏观经济联系着,甚至也和我们的股票市场联系着,最终和我们每一个人的钱袋子联系着。

因此,我们最喜欢的问题还是,油价是涨还是跌?对于能影响这个问题的答案的一切新闻我们都非常的关心,尤其是最近的那个多哈的欧佩克冻产会议。

最早的消息是,俄罗斯与沙特就冻产达成了共识,沙特将在不考虑伊朗是否参与的情况下决定是否冻产。于是乎,该消息传出来的当天,WTI 5月原油期货上涨1.81美元,收于42.17美元每桶,涨幅达到4.5%,按照技术派的说法,还是自2014年7月来首次收于200日均线以上。然后,全球大宗商品跟涨,全球股市跟涨。

没过几天,事情在多哈会议的最后一刻逆转,上周末的冻产协议未达成,于是原油立马暴跌,周一美油布油开盘就重挫逾6%,最终也只能是在40美元上下震荡。所以,关于油价正确的预测应该是,从大概率上来看,没有行情,没有大涨的行情,也没有大跌的行情,除了大涨大跌,还有一种行情叫做震荡,区别就在于高位震荡还是低位震荡罢了。

我们现在要理解一下的是,为什么欧佩克这么衰,一个冻产协议都搞不出来,就更别提什么减产协议了。答案也很简单,欧佩克早已经是“好汉不复当年勇”,石油霸权也早已“日薄西山”。

首先,国际油价的决定因素已经多样化:欧佩克成员国的供给,非欧佩克成员国的供给,中国等需求国的需求,美欧期货市场的定价权,这些都在左右着油价的走势,其中最最关键的是需求,尤其是中国的需求。

其次,技术革命,让石化能源的未来不再光明。本来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就是压倒欧佩克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前沙特一直不愿减产也是希望把页岩气挤出市场,因为沙特的开采成本极低。长期来看,石化能源的敌人太多,新能源革命一触即发,我们要对未来下注的话,石油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欧佩克30年前为什么可以团结起来,因为石油是资源的“老大哥”,30年后为什么欧佩克不再团结,因为石油很可能不再是垄断性资源,或者说不再有垄断资源的想象力。所以,我们应该看一看下面的几条消息:

规模达8630亿美元的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最近宣布,根据一项新的规则,将停止投资所有以煤炭作为主要业务的公司,并已抛售了52家公司的股票。这些公司当中包括中国的中煤能源股份公司,美国的AES与Allete,以及印度信实电力有限公司。

再看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已经发行了超过80亿美元的绿色债券,占同期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的近一半。在未来几年里,中国计划设立绿色投资基金,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并引进绿色利息补贴。据估计,在未来五年内,中国每年需要在绿色行业的投资约6000亿美元,是目前绿色投资水平的两倍。

然后还有新成立的金砖国家银行,刚刚宣布将提供8.11亿美元的首轮贷款,用于四个国家的清洁能源项目,包括巴西的3亿美元贷款用于建设6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印度的2.5亿美元贷款中的7500万美元专用于5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南非国家电力公司也将获得1.8亿美元的贷款,用于输电网络的建设,可用来传输670兆瓦、并且转换500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中国上海的临港弘博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也获得了8100万美元贷款,用于100兆瓦的太阳能屋顶发电项目。

每一个投资决策,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都需要跟着大趋势走,学习挪威的石油基金和金砖国家银行吧,投资新能源,放弃旧的石化产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