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践行差异发展道路深化“科技金融”特色创新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北京报道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中,北京银行扎实践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立足首都北京,积极充当“科技金融创新”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紧跟政策导向、匹配市场需求、创新信贷产品、提升客户体验,科技金融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蜕变,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北京银行相继参与了担保融资、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并购贷款、小额贷款、投贷联动等各项信贷创新。通过设立专营机构及经营网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配套改革。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大与园区管委会以及外部中介服务机构的合作广度与深度,推动科技金融服务生态链条的搭建与完善。
2015年5月,李克强总理视察北京银行中关村创业大街小微支行时,高度赞扬“在区域银行中,北京银行是做得最好的一家银行”。
截至2015年底,北京银行科技信贷余额710亿元,3年内年均增幅27%,累计为上万家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超过2500亿元。
战略先行
探索科技金融有效路径
自成立之初,北京银行就把“服务中小企业”作为全行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尤其是将科技金融作为重要发展方向,并将科技金融业务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
早在1999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关村科技创新园区,北京银行便率先进入中关村,是第一家成立以科技园区命名的支行。
随后北京银行创造了业内多个第一:2000年,北京银行第一家设立科技园区管理部;2001年,第一家成立中关村地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2009年,第一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支行;2011年,第一家成立中关村分行;2013年,同业率先提出《科技金融发展三年规划》;2015年,率先成立银行业创客中心;2016年,发布“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的六大举措”,支持创业、创新、成长型小微企业实现跨越发展。
近年来,北京银行加大科技金融模式推广复制力度,以创新高地中关村为起点,相继与南京市科委签署合作协议,设立科技专营支行;与天津市科委围绕风险补偿金开展业务合作;与上海市科委推出科信宝产品;与陕西省科技厅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长沙高新区建立战略关系,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落地;与深圳南山区政府合作,推出南山促进通、上市贷产品等;在京津冀一体化倡导下,与河北省科技厅合作,推出“科冀贷”特色品牌。目前,北京银行已形成辐射全国的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同时,北京银行建立了总分支三级管理体系,服务科技金融创新发展:在总行层面设立小企业事业部,建立业务、审批、贷后三中心,牵头科技金融推动工作,突出对科技金融业务的前中后集约化管理;各分行设立专职小企业管理部门;支行层面推动信贷工厂及小微专营支行建设,通过“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贷后、特色化激励”实现流水作业。
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设立7家信贷工厂,12家小微专营支行,17家小微特色支行。
2015年6月,北京银行建立国内首家银行系孵化器——中关村小巨人创客中心,实现“创业孵化+股权投资+债权融资”的一体化服务。
创客中心目前的会员规模超过6800家,合作投资机构150余家,创业导师20名,创客学员30家,已开展6期大讲堂、7次专题讲座、17期投资路演,累计超过1200余家企业参加培训,累计为1155家会员提供贷款142.9亿元。
此外,在制度层面,北京银行每年在全行授信指导意见中明确重点支持科技类等战略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突出科技金融发展特色,出台《北京银行科技金融三年发展规划》、《小微企业授信尽职调查管理规定(试行)》、《北京银行小企业授权指导意见》、《小微业务组合限额管理规定(试行)》、《北京银行小微业务授信后管理规定》等多个制度,进一步鼓励、规范科技金融业务开展。
在操作层面,持续优化尽职调查内容,出台小微评分卡、科技成长企业专属评分卡,实现表单式审批与差异化贷后相结合;授权方面,建立起双签审批模式,将总行审批链条由三级缩短至两级。
持续创新
开辟科技金融崭新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北京银行聚焦科技型小微企业,针对企业在“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腾飞期”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需求,制定全套组合融资服务产品,形成覆盖科技小微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50余种产品体系。
2003年,北京银行率先推出留学生创业、软件外包、集成电路等针对初创科技企业的信贷产品;2007年,同业中率先推出支持科技成长企业的无担保信用贷款;自2008年以来,相继推出了以知识产权质押担保的“智权贷”、锁定软件著作权价值的“软件贷”、依托未来收益权的“节能贷”、体现股权质押价值的“成长贷”产品等一系列为科技企业量身订做的特色产品。
2014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加大科技普惠支持力度,北京银行相继推出了“小额信用贷”、“科技贷”、“创业贷”、“创业卡”、“见贷即保”等一批支持创业创新企业的普惠信贷产品。
2015年,通过“科技链”、“网速贷”等模式创新,实现网上提还款自动化,进一步提升客户融资体验;2016年,创新推出“投贷通”产品,涵盖认股权贷款模式、股权直投模式、投资子公司(未来)模式等。
在融资服务的同时,北京银行进一步结合企业需求推出主动授信、现金管理、中小企业私募债、银团并购、财务顾问、产业基金、理财直融工具、理财资管计划等综合化服务方案,满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金融需求,提升服务全面性。
北京银行对内积极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科技专业服务团队建设,对外拓展合作平台,与政府部门、各类中介机构搭建科技金融外围服务网络,积极推动各项科技产业及信贷政策落地,共同服务科技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另外,围绕国家科技产业政策,北京银行积极优化和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链条。配合科技部、文化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国家各项科技产业及信贷政策落地;联合北京市经信委、科委、文资办、银监局等各级地方政府及监管机构、各级孵化器等搭建科技融资体系,最大化地发挥政策功效。
与节能服务产业委员会、软件行业协会、生物医药促进中心等联动服务细分行业下的小微客户;与担保公司、版权交易中心、评估公司、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等搭建全方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与VC、PE、券商等投资机构,共同服务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打造品牌
铸就科技金融鲜明特色
北京广厦网络技术股份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 2012年7月5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该公司作为北京银行小微科技类贷款重要战略客户,长期以来,北京银行与其建立了良好的信贷合作关系,截至目前,累计发放贷款6000万元,余额近2500万元,有效的支持企业发展。
随着该公司在新三板上市,市场不断扩大的同时,面临着深挖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突破等发展关键点,而对于已经对接资本市场的广厦网络来说,传统银行融资服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为进行数据中心建设,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定向增发的需求迫在眉睫。
以此为切入点,北京银行迅速行动,以投贷联动业务探索为契机,以行内兄弟部门联动、总分支三级联动等具体业务推进措施为基础,持续加大投贷联动模式的创新力度,最终通过北银丰业专项资产管理计划成功落地对广厦网络新三板市场定向增发股权认购业务,为企业提供760万元支持其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
在北京银行相关负责人看来,该案例是北京银行首笔通过投贷联动模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成功案例,开创投贷联动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新的业务模式。同时,北京银行部门联动及总分支联动的深入探索,以股债联动的方式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打造了银行、投资公司、企业合作的新模式。
除此之外,北京银行还支持了联想、新东方、掌趣科技、北陆药业、天壕节能、碧水源等一大批科技企业成长为“小巨人”和领军企业,中关村示范区超过60%的高新技术企业都是北京银行的客户。经过多年发展,打造了“科技金融”特色品牌。
此外,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启动投贷联动试点”,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递交了“关于加快推进投贷联动,促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提案。
据悉,北京银行借助自身在科技金融服务方面积累的丰富客群、人才、伙伴资源,积极探索投贷联动模式,2010年与企业、创投机构形成锁定认股权的三方合作贷款模式;2013年出台投贷联动管理规定,明确“先投后贷”、“先贷后投”两种模式。2015年,北京银行联合中投保、启迪科服、北京再担保在债权领域提供首期3亿元专项融资担保额度,为信息技术、医疗健康、能源环保、新材料、互联网等科技型创业企业提供便捷融资服务,与此同时,北京银行、启迪科服、中投保共同发起设立5000万元股权投资基金,为小微企业提供直接的股权融资服务。
2016年,北京银行发布“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创新的六大举措”及“投贷通”产品方案,通过投贷联动,以“投资+贷款”的方式,为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
20年的坚守耕耘,面对新常态和新征程,北京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银行将深入落实科技金融创新六项举措,探索投贷联动业务模式,向着“打造科技企业及投贷联动最佳金融特色银行”的目标奋力前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