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资金下半年回归A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当上证指数本周接连大涨,逼近2800点大关的时候,银行股再次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而这一波的行情能否持续长久?金融保险股股价能否创新高?对此,摩根大通再次向市场高调唱多,并开唱降息多重利好,向投资者派发“定心丸”。
6月3日,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龚方雄在上海称,中国经济复苏正处于加速过程中,A股市场已经转入牛市的初级阶段,国内将有两次降息过程,而其降息的基点分别为0.27%。在接受本报采访时,龚方雄还表示,对于中国银行业和上市银行股价,其盈利和股价都未见顶。
《华夏时报》:目前中国政府在加足马力刺激经济增长,上证指数已经提前反映中国经济向好的预期,你对于目前中国的股市是如何看的?国际市场对中国股市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龚方雄:最近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中国的A股已经不再引领全球了。在头三个月、四个月,中国A股是全球股市走得最好的,因为中国经济是领先于全球。但最近,大家看到印度、巴西、俄罗斯的股市都疯涨,最近一、两个月涨了50%左右。现在这些市场的回报都已经远远超过了A股。所以,A股现在已经滞后了,已经不再是全球表现最好的股市了。这意味着,海外的投资者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选择回到A股市场。
另外一面,如果港股继续涨,A股想调整也调整不了。很多人认为A股会跑输H股,有这种可能,因为A股的估值比H股贵很多,H股也就是13倍,A股有27倍左右。但它们毕竟还是两个分开的市场,在H股不断上涨的情况下,A股肯定也会上涨,尤其是宏观层面还正在继续改善。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牛市初级阶段。
《华夏时报》: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已有对经济通胀的预期,你认为国内目前还有没有降息的空间和必要?
龚方雄:我觉得今年仍有降息的空间,而且会有两次,但会是不对称的降息,也即是降存款利率,而不降贷款利率。
降息无论对于稳定银行业绩还是刺激消费,在目前来讲都是有利的。众所周知,由于今年一季度国内银行业房贷超过4.6万亿人民币,但是贷存比却没有怎么回升。在这其中有1.6万亿是短期融资贷款,机构通过票据融资可以白赚50个点,这是利润非常丰厚的套利行为。但是对于银行来说,这种套利行为是非常不健康的。
从利率市场化的角度和鼓励消费来说,存款利率也应该降下来。现在还不到紧缩的时候,除非把市场利率推上去,但我们国家正在实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利率会维持低位,银行的贷存比例会上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会改善。
《华夏时报》:你认为中国股市已经进入牛市初期,而通胀对于股市是一个利空的因素,这和你提的牛市迹象有没有矛盾之处?
龚方雄:通胀对股市而言是利好还是利空,要看是什么时候。在目前全球通胀的情况下,通胀预期是对股市最大的利好。现在全球央行要防的是通缩预期,宁愿冒通胀的风险而不愿冒通缩的风险。他们认为,现在价格在跌,将来还会跌,大家就不愿意花钱,不愿意投资了,经济就会形成一个死循环。
现在是通缩的环境,大家有通胀的预期,觉得通缩是暂时的,这样就有利于经济复苏,有利于不断的买房、买车。有通胀预期的情况下,投资者一般会干什么?他们一般会买有形资产,房地产是抵抗通胀的最好资产。所以,有通胀的预期,反而有利于消费和投资,就有利于经济。但如果未来真正出现通胀的情况,那个时候就不一定有利于经济和股市了。那个时候,各国央行可能就要改变政策,可能就要开始紧缩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