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三大航 “空战”云南 省政府力造均衡格局

作者:王潇雨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6-05 18:41:00

摘要:三大航 “空战”云南 省政府力造均衡格局

 

本报记者 王潇雨 昆明报道 

    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以及打造航空强省目标的云南省政府,如今正面临着主导重建云南航空业盛世、重构云南航空金字招牌的际遇。

    然而,在云南航空业的“新秩序”建立之前,云南省政府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自己通过各种方式予以扶持的三家基地航空公司尽管背景、规模等条件相差甚大,但却共同被云南人认可为“云南自己的航空公司”,并且三家都极尽可能地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如何协调三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并做到“一碗水端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国家队”VS“俱乐部”

    位于昆明市中心的震庄宾馆在531日以及61日接连迎来了两场签字仪式,两场活动有一个相同的主角--云南省人民政府,而另外两个主角也颇有些相似,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称国资委)直管的航空运输企业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下称东航集团)以及国内最大的非国有航空运输企业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

    按照云南省政府与东航集团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由东航集团所属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航)和云南省国资委共同出资,以东航云南分公司为平台,在云南设立一家经营航空运输业的新航空公司。根据协议,东航和云南省国资委在合资公司中持股比例分别为65%35%云南省政府以及省国资委方面有关人士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的信息显示,这家新的合资公司很可能将沿用当年风光一时的云南航空“金孔雀”标识,并将新公司命名为东航云南股份有限公司。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打造云南航空的国家队,一定让‘金孔雀’重上蓝天,还云南4300万人民一个心愿。”东航集团总经理刘绍勇在签字仪式当天通过媒体“表决心”。

    对于第二场签字仪式的主角--海航集团来说,尽管云南省政府与其旗下的云南祥鹏航空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祥鹏航空)通过签订增资扩股协议,从而以1亿元现金以及价值1.9亿元的土地等经营性资产共计近3亿元人民币资产注入,实现了对祥鹏航空32%的股权的持有,从而打造了与东航和云南省政府相似的利益共同体,但与双方去年的协议相比,落差非常明显。

    海航集团早在去年6月就已经与云南省国资委签订框架合作协议,根据当时的协议框架,云南省政府欲投入近10亿元对祥鹏航空进行增资扩股,宣布将对祥鹏航空进行增资扩股,双方计划打造一个总资产超过30亿元的云南航空领军企业,有消息表明,当时云南省方面甚至已经计划将曾经的金字招牌“云南航空”以及“金孔雀”标识提供给新公司使用。

    时隔一年光景,去年深陷于“返航门”无暇他顾,并且受罚被迫交出诸多航线运营权的东航在新任高层领导的带领下携“再造新东航”愿景重返云南“收复失地”,不但准备充分,而且计划周全,从而一举获得构建云南航空“国家队”之先机。

   尽管这个“国家队”的名号几近落到祥鹏航空以及那未曾出炉的“新云南航空”头上,陈峰在向《华夏时报》记者谈到东航与云南省的合作时依旧保持着招牌式的笑容和“公式化”的论调:“这是个好消息,云南需要更多的基地航空公司来打造航空强省,”在61日签约仪式结束后,陈峰在安保人员的帮助下摆脱围追堵截的记者进入到贵宾厅之后,却突然回过头略显严肃的说“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如果说东航是国家队,那我们只能算是俱乐部了,”祥鹏航空市场销售部副总经理孟谦用足球向记者做了个比喻,“不过目前看来,很多俱乐部的实力都要强过国家队。”

   “虽然不如预期,但能够吸引到地方政府增资扩股本身就已经是很大的成功,”一位云南省航空业内人士表示,“虽说云南航空市场竞争会更趋白热化,但能得到地方支持的企业日子肯定不会难过的,何况这个市场还有太多潜力待开发。”

   三“虎”之争

   而对于与东航即将成立的新合资公司、祥鹏航空以及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控股的昆明航空有限公司(下称昆明航空)三家云南省的基地航空企业来说,尽管目前的规模和市场份额均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但开拓云南市场的目标都不显保守。

   “和去年签的协议框架相比,我们对祥鹏的投资额确实有变化,但是对祥鹏总体发展的目标并没有变化,”云南国资委主任徐盛鹏1日在签约仪式后接受采访时表示。

   按照海航集团去年6月与云南省政府签订的框架协议,祥鹏航空将力争在3年内使机队规模超过30架,并着力以昆明为基地构架国际、国内、省内航线网络。

   对昆明航空来说,尽管目前只有三架飞机运营,且并未如海航集团和东航一样得到云南省方面在资金方面的支持,但其仍然为未来描绘出一幅美景,根据深航方面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昆明航空将在2009年内争取达到10架飞机的运力,用七年左右时间达到150-200架飞机运力规模,并构建国内、国际航线并重的航线网络。

   而东航的胃口显然更大,按照东航云南公司总经理赵晋豫的说法,“2年之内,东航云南公司市场占有率要提升到50%以上,3年之内,飞机总数要达到50架。”

   对于目前已经有27家国内外航空公司竞逐市场的云南来说,能否有更多的市场上升空间为这三家基地航空公司提供“舞台”?

   “你也看到了,云南航空市场的潜力有多大,”云南省省长秦光荣61日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对此显得信心十足,“我们的目标是打造航空强省,需要至少三家实力比较强的基地航空公司作为支撑。”

   “云南是国内拥有机场数量最多、等级较高、航空资源富足、发展较为均衡、机场管理实行一体化的省份之一。2008年,云南机场集团旅客吞吐量居全国第四,名列西部之首。昆明机场已经成为国家大型枢纽机场,旅客吞吐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七,连续3年跻身世界机场百强行列。”徐盛鹏用一连串的数据回应记者的疑问。

   但在对三家基地航空公司之间面临的竞争以及其他非基地航空公司在与基地航空公司之间产生的竞争中,是否会出现规模较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得到的扶持力度更大,或者是基地航空公司比非基地航空公司获得更多支持从而引发的不公平竞争问题?

   对此,秦光荣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云南省的航空市场是开放的市场,政府对所有航空公司都会公平对待,”而在对三家基地航空公司的扶持政策上,“是通过不同方面来实现的,也不存在偏袒谁的问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