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认证写进监管 东方汇引入电子数据保全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对于P2P平台来说,如何在发生法律纠纷时保证电子化凭证的合法性、真实性,提高电子证据的证明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月20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东方汇与国家信息中心直属企业国信嘉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电子信息数据保全开展全方位合作。
国信电子保全平台通过事前信息系统法律风险评估、事中的电子保全服务,事后的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服务,将线上P2P平台业务流程中重要电子数据形成一个完整的、相关联的证据链,成为司法认可的电子数据,在产生纠纷时依法出具电子司法鉴定报告,
国信嘉宁数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徐茂兰介绍,这一电子保全平台已经运行很长时间,之前主要针对版权保护等行业领域。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选择合作方时十分审慎。
她透露,目前已经有很多平台前来问询。在东方汇之后,合作范围也将逐步扩大。
为了弥补电子证据的举证困难,此前也曾有市场机构推出过类似业务。
就与其他机构的差异,徐茂兰向《华夏时报》记者回应,电子证据保全平台的系统设计、架构搭建都是基于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的技术研究成果而来,并且借鉴了中心多年在司法实践方面的经验,“应该说最契合电子证据属性”。从加密性安全性上来讲,在行业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在当日的发布会上,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主任叶红提到,在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中,电子数据是双方交易往来的重要凭证,举证的真伪也是决定官司走向的重要依据。但“保全也不是说随便做就可以的,”她表示,具有司法认可的专业的、权威公正的第三方电子数据鉴定机构参与,证据的真实有效才有保证。
去年底出台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曾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到的电子签名、电子认证提出合规性要求,同时提出对第三方数字认证机构进行定期评估等要求。
东方邦信金融科技总经理胡玉群表示,此次合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接触,在上述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前两个月就已达成合作意向,也并非专门针对监管意见才做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