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并购史最大的买卖:54亿美元收购GE家电业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晓 北京报道
中国家电企业在海外的并购再添一桩。
1月15日晚间,青岛海尔(600690.SH)发布重大资产购买预案,宣布公司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14日,与通用电气(后简称GE)签署了《股权与资产购买协议》。
方案显示,海尔将花费54亿美元,以获得GE及其子公司所持有的家电业务资产。这其中包括GE家电全部的研发制造能力、在美国的9家工厂以及遍布全球的渠道和售后网络。但海尔表示,此次交易还有待向中国监管部门备案和在有关国家进行反垄断申报审批。
海尔54亿美元的出手可以称得上阔绰。
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末,GE家电业务的资产总额为35.35亿美元。以其截至2015年9月30日的18.92亿美元(未经审计)账面净资产来看,54亿美元的价格意味着其增值率为185.41%。而其今年前三季度取得的2.23亿美元税前利润,已是三年来最好的盈利水平。
事实上,这并不是GE家电的第一次出售。
2014年9月,GE的家电部门曾被宣布出售给欧洲家电巨头伊莱克斯,而伊莱克斯当时的报价是33亿美元。但历经一年多的调查,美国司法部在2015年12月叫停了这项交易。随后GE家电业务重新挂牌出售,据称参与竞价的买家包括韩国的三星、LG以及中国白电企业海尔和美的。
54亿美元的收购,也是海尔海外并购史上最大的一桩。
2011年,海尔以100亿日元左右的价格,收购日本三洋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的洗衣机、冰箱等电器业务;2012年,海尔又以7亿美元的价格,拿下新西兰家电企业斐雪派克。
不仅仅是海尔,中国家电企业正在海外掀起并购潮。此前创维宣布以2500万美元收购东芝的印尼工厂,而在去年的八月,海信以2370万美元收购了夏普的墨西哥工厂。
然而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在全球经济疲软,欧洲日本家电企业逐步撤退的过程中,收购能够解决中国家电全球化的短板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