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做保险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 蚂蚁金服首亮保险棋局

作者:叶琪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6-01-01 00:30:06

摘要:过去一年,互联网企业在保险业务上动作频频,尤其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四家齐聚互联网保险业,意味着继银证之后,保险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下一个抢滩阵地。

做保险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 蚂蚁金服首亮保险棋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琪 北京报道

过去一年,互联网企业在保险业务上动作频频,尤其BATJ(百度、阿里、腾讯、京东)四家齐聚互联网保险业,意味着继银证之后,保险已经成为了互联网巨头下一个抢滩阵地。

同样是互联网保险,BATJ会各自使出怎样的路数?对此有业内观点认为,这关键要看在整体互联网生态布局中,保险和其他互联网金融的定位和空间,并且BATJ们肯定会不遗余力充分导入自己的资源。

其中,蚂蚁金服不仅因投资众安而最早涉足保险领域,今年又同时收购国泰财险和申请筹建信美相互人寿保险,给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近日,赴任蚂蚁金服副总裁、蚂蚁金服保险事业部总经理一职四个月的尹铭首次单独在媒体前亮相,并首度向外披露其保险业务规划,“我们希望搭建的不是一家保险公司,而是一个保险服务平台,通过提供场景、数据、运营、技术四大服务,促进保险业的产业升级,将保险打造为真正的国民服务。”

不难看出,在BATJ眼中,牵手保险的首要目的显然不是保费或利润,而是把保险与其他互联网金融工具打包,共同解决自身生态的痛点。

互联网重新定义大数法则

对于介入互联网金融,支付宝和网商银行已经确立了先发优势,在互联网保险赛道上,阿里的领先位置是显而易见的。

众所周知,大数法则是保险业的立业之本,但限于技术能力,传统的大数法则只能建立在历史数据和抽样调查基础上,存在较大缺陷和不足。

据悉,以往保险产品的研发多是保险公司市场部做的事,一看历史销售数据,二做内部和外部的市场调研,三看考核和KPI。“这些办法到了互联网环境里颇感无力:保险是‘卖’出去的,渠道本身的利益倾向占有相当大的影响权重,无法判断在保险的购买决策中,消费者的主观意愿到底起了多大作用。”靠谱保CEO吴军认为,保险产品研发过程的创新,是几乎大部分保险公司没有注意到的地方,而这严格来说也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这意味着,如何借助互联网来优化保险产品的创意和生产过程的创新,是这一行业最具挑战性之处。“互联网技术有机会深刻改变这一现状,因为互联网不仅能够获取海量数据,而且维度更加丰富,实时性更强,准确度更高。”尹铭指出。

以蚂蚁金服与保险公司合作的“航空退票险”为例,该险种上线之后赔付率一度高达190%,保险公司面临巨大的亏损压力,但是,通过数据建模和优化,这款保险在短时间内迅速扭亏。

记者了解到,航空退票险的定价模型首先把购票者的年龄、消费习惯、历史退票记录、买机票的时间、起降地天气、不同机场管理水平等多种因子置入模型,计算每一张机票的退票概率,据此研发了一套“千人千面”的定价规则,退票概率高的,保费高,反之则低。接着通过数据监测,发现某些地理位置频繁出现连续的非正常的退票行为,跟踪结果居然牵出一条以帮人退票为主业的造假产业链。在将这些造假网点列入黑名单后,该款保险成功扭亏为盈,满足了保险公司的核保要求。

在尹铭看来,互联网技术能够帮助保险精算更“聪明”地定价,从而推出更多的用户能够承受,保险公司能够盈利的保险产品。

12月24日,支付宝与中国人寿财险合作上线航空延误险产品“晚点乐”,而该产品与一般航空延误险最大的不同是,即使航班已经晚点,乘客也能进行投保。

“保险业过去的一大痛点是用户信息较为静态,而且不同险种之间较为割裂,缺少完善的账户体系,而互联网平台拥有对用户综合性和动态化的跟踪分析能力,弥补了保险公司的数据短板。”尹铭称。


提供平台做行业助推器

2015年,蚂蚁金服启动了“互联网推进器”计划,旨在助力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尹铭对此表示,蚂蚁金服旗下的保险平台,将向保险公司提供场景、数据、运营和技术四大服务。

在他的描述中,蚂蚁金服会有一大间办公室,每一家保险公司都可以派出代表和他们一起设置新产品,一起为用户服务,这样的场景是他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吴军认为,目前互联网保险产品创新最有效的办法是重新定义渠道:渠道不仅仅是保险产品的销售者,也担任了保险产品的直接需求提出者、创意者,甚至参与到研发和未来的市场利益分割中。

这显然正是蚂蚁金服在做的事:尽管蚂蚁金服不是保险公司,在出售产品时,消费者只看见保险公司的名字,但在整个产品的设计逻辑、精算业务中都有蚂蚁员工在做。正如尹铭坦言,“蚂蚁保险更是一种助力,帮助保险行业一起解决用户痛点,提供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模式中,显然主导方并不是保险公司,而是互联网平台本身。

并且,从今年蚂蚁金服的主动出击中可看出,它正在通过事业部形式做大保险平台,以将这种模式常态化、产业化。

据悉,作为首批合作的保险公司,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中华联合财险、太平财险、大地财险、阳光财险等20家财险公司今年9月已加入“互联网推进器”计划,并将在渠道、技术、数据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而当时也正是蚂蚁金服收购国泰财险公司,成为其控股股东的时点。不过,尹铭则明确表示,对国泰财险未来并不会在团队组建上有所融合,至于保险业务合作对象,要根据产品和服务的需要,精选适合的保险商。“很显然如果需要大量线下服务的,国泰可能并不合适。除了资金上我们去投资以外,其他的合作我们会一视同仁。”

此外,谈到互联网保险发展的趋势,尹铭认为是个人保险将深度互联网化,由此蚂蚁金服将在互联网生态中挖掘契合保险的场景及关联价值。

事实上,除了诞生了一些新险种,目前的保险+互联网场景也确实衍生出了不菲的关联价值,比如退货运费险让消费者更大胆地购物,账户安全险让用户更放心地使用快捷支付。这些保险已经不仅仅是对用户的经济补偿,而是关联了互联网场景所有方的营销价值和客服价值。

“所以我们做保险的目的不是为了挣钱,只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我们体系内的商家和用户。保险公司拿保费,按照保险的游戏规则在做,我们的生态会更健康。”尹铭如是坦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