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手阿里共建O2O线上平台 上海家化剑指国际一流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平安首次对上海家化提出要约收购未能如愿之后,上海家化的管理层开始酝酿“大招”,欲把其业绩直线提升。尽管在外界看来,国内实体经济不景气,消费依然摆脱不了低迷状态的时候,上海家化的五年目标实现有难度,不过这似乎阻挡不了上海家化管理层“破釜沉舟”的决心。
12月16日,在上海家化举行的一场小型媒体见面会上,其董事长谢文坚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上海家化希望到2018年营收突破120亿元,同时跻身中国日化行业市场份额前五名。而记者了解到,今年是其五年战略规划的第二年,其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46.18亿元,同比增长10.78%,实现净利润7.9亿元,同比增长8.56%。
而在12月18日停牌一天之后,上海家化就对外宣布,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联合阿里巴巴共同打造重要线上平台及O2O营销平台。
家化加速发力电商
据记者获得的上海家化与阿里签订的战略协议内容了解到,双方拟定合作主要内容包括:共建线上领先销售平台,努力实现上海家化旗下品牌各旗舰店在天猫的销售增长和线上领先销售平台地位;共同创建阿里生态系统品牌建设与消费者联接创新营销模式;行业分析洞察与行业报告;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供应链优化等,协议有效期拟至2017年3月31日。
无独有偶,就在与阿里达成战略合作之前,国内移动社交电商平台萌店也宣布与上海家化达成战略合作,上海家化正式进驻萌店,深入探索移动社交电商渠道。种种迹象表明,上海家化正在加速挺进电商渠道。
12月22日,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黄敏(化名)接受本报采访时指出,上海家化正在全力拓展新品研发和销售渠道,全品牌全渠道战略是一种有益尝试,上海家化将借助其强大的平台技术和便捷的互联网支付优势,开辟在移动社交电商平台领域的全新销售渠道。
“公司营收增速的确放缓,但公司并没有调低2018年营收突破120亿元目标的打算,这是一项长期的战略规划。公司也在积极开展并购、延伸产业链的工作,有进展会及时公告。上海家化也正在拓展中高端品牌,我们也希望,国内的消费者在购买日用化妆品的时候,能够首先想到的是上海家化旗下的产品,而不是国外的品牌,这也是我们的愿景。”就在16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谢文坚接受本报采访时如是称。
谢文坚也表示, 2016年上海家化将借力中华文化的复兴之势,放大中国元素差异化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深化中国文化元素在品牌中的应用。同时上海家化计划牢牢抓住互联网+品牌的时代机遇,加强各品牌主渠道建设,优化渠道结构,试水e-store、品牌专卖店、移动电商等新兴渠道,结合互联网品牌化趋势,利用全渠道优势打造多维度消费者画像,更精准、高效的向不同消费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继续与消费者开展直接互动,以消费者需求为动力驱动研发、营销、传播等全业务链条,线上将品牌节、营销节打造成消费者互动节,线下完善品牌智能体验店建设,增强全渠道、服务型体验。
“在零售业变革的今天,此次战略合作的签署,不仅有助于上海家化实现电商业务的快速发展,同时更有利于上海家化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进程,与阿里巴巴团队共同实现大数据研发及品牌营销闭环,加速上海家化电商发展步伐,促进全渠道全品牌发展,助力上海家化建设国际一流伟大企业的长远目标。”黄敏指出。
关注平安下一步举动
在外界看来,上海家化管理层不遗余力地推动其业务发展,固然值得期待;而另一方面,此前平安作为大股东发起的30%股权的要约收购并未如愿,接下来平安会如何行动,更受关注。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1月上海家化新一届董事会改选之际,上海家化发布公告称,中国平安由关联公司出面,对上海家化进行要约收购30%股权。不过到12月3日要约收购期结束,接受要约的股份总数仅占公司总股本的1.52%。彼时,平安关联机构——上海太富祥尔股权投资基金拟以83.6亿元的价格收购上市公司2.09亿股,要约收购价格为40元/股,也使其成为2015年A股规模最大的要约收购案之一。不过,12月初公布的结果显示,仅有约1022万股接受了要约条件,占平安收购计划的4.89%。
对于平安未能完成收购目标的原因,有市场分析认为大股东提出收购计划后,上海家化的股价一直在40元左右徘徊,投资者可直接在二级市场抛售而无需接受要约。不过,谢文坚在16日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这也显示部分投资者看好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平安发出的要约收购,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收购方式,也是测试市场上其他持有上海家化的投资者的反应。当然接下来平安也不排除另外的增持方式,比如定向增发或者二级市场上直接增持。不过前者需要停牌时间较长,也可能对其股价产生较大的波动,而二级市场直接增持则会推高平安增持上海家化的成本价。”12月21日,上海一家私募基金合伙人梁杰告诉本报。
事实上,就在12月15日,上海家化新任董事现任平安信托副总经理的刘东在股东大会上表示,平安正在分析上一轮要约收购的结果,下一轮怎么做还没有确定。
在业内人士看来,至此受市场瞩目的平安要约收购上海家化股份一事暂落下帷幕。平安方面在进一步巩固大股东地位后,在未来12个月以内暂无变更上海家化主营业务以及高管团队等方面的重大举措,也即要保持上海家化的稳健发展。这对于持有上海家化的投资者来说是为利好。
梁杰告诉本报,自11月2日中国平安对上海家化要约收购公告正式发布后,沪深两市出现了一定的回暖,其中沪综指上涨约7%,这一定程度上抬高了市场预期。此外平安方面的坚定看好,也让投资者对上海家化的价值进行了深入评估,以致上海家化股价在复盘后出现了快速上涨,从而对最终收购结果产生了一定影响。但这也反映出投资者看好上海家化的未来,这与平安方面支持上海家化发展的长远目标是一致的。
此前平安入主上海家化时也曾披露过,平安无意改变上海家化主业,并积极谋求主业做强,现实也是上海家化的管理层正在做大做强主业。至于未来上海家化和平安的关系如何演变,外界或许能看到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将徐徐上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