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10个月后新行长赴任 民生银行升级两小金融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cc)记者刘飞北京报道 在空缺了10个月之后,民生银行终于迎来了新任行长。
11月19日,民生银行公告称,该行董事会聘任郑万春为中国民生银行行长,任期与第六届董事会任期一致,郑万春的行长任职资格尚待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核准。
随着新行长进驻,民生银行的高管团队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在民生银行的高管梯队中,副行长仅有52岁的邢本秀一人,至少有两个副行长职位空缺。
作为“空降”的新晋行长,郑万春面对的显然不仅是未来更多的人事调整,如何在利率市场化到来的重要关头,引领全体民生人以破釜沉舟、脱胎换骨的决心和勇气将董事长洪崎提出的凤凰计划执行落地成为他必须面对的挑战。到任会上,郑万春提出在战略重点上要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坚持民生金融和普惠金融的特色。
在民生银行20周年系列研讨会上,民生银行行长助理林云山称,民生银行将坚持不懈创新普惠金融业务发展模式,打造“战略引领、跨界互联、聪惠共赢”小微金融服务升级版,打造“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金融沃尔玛超市”式的小区金融商业新模式,并将小微金融和小区金融业务结合,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
小微金融服务升级
盘点近期民生银行的业务创新,民生银行已经围绕着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展开小微金融服务的升级。
11月17日,民生银行宣布启动科技金融“启明星”计划,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西南证券、华融证券等机构建立联动机制,计划用3年的时间为3000家优质启明星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多方位的金融服务,全面对接国家“十三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持经济结构转型。
作为我国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日前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构建普惠性创新支持政策体系。
过往,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业绩波动大、无抵押、行业运行规律需要熟悉等,一直是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服务的盲点或薄弱点。
但民生银行投行部相关人士表示,民生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作为小微金融的领军者和中小企业金融的先行者,拥有多年小微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实践,熟悉中小科技企业发展规律,积累了一批中小科技企业数据;同时,在科创贷和新三板业务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科技金融业务经验。
据民生银行投资银行部资本市场中心总经理张华介绍,作为科技金融发展战略的核心,“启明星”计划主要包括“三板一站通”和“新兴板直通车”两大金融服务产品包,通过聚焦新三板、创业板和战略新兴板三大资本市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定增宝、并购易、质押融、园区贷等五大融资产品。
此前,民生银行已率先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源丰富的北京、上海、深圳3家分行开展科技金融战略试点,试点分行正在对科技金融业务团队搭建、操作流程和激励机制等进行探索。同时,目前民生科技金融第二批试点分行也已经确定,包括杭州分行、广州分行、南京分行、成都分行4家分行。
目前科技金融已上升到全行战略层面,目前总行各部门正在加紧制定各项业务制度,包括确立业务定位、调整审批流程、制定营销计划等。
打造中国金融沃尔玛
而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民生银行提前布局的一大亮点就是社区银行。
近年来,在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影响下,银行靠做大规模、吃利差“跑马圈地”的传统业务模式已成为“红海”。在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黄剑辉看来,社区金融作为零售、小微金融业务的重要平台,将以社区支行为支点撬动新的“蓝海”。
但让外界看不懂的是,今年以来民生社区银行网点的战略调整,有些网点甚至还没来得及开业已被叫停。数据显示,民生银行从2015年1月的4648个社区网点缩减至9月末的4350家。
对此,民生银行个人金融部副总经理英勇承认民生银行过去的确走了些弯路。“作为国内社区金融的先行者,民生银行也在探索中根据市场变化而有所调整。这是主动而为,正常的经营行为,旨在进一步完善社区金融商业模式。”
事实上,社区银行的业绩并不逊色,目前有1212家持有牌照,其中700家网点实现了盈利,有效客户从1月的30万增长至45万,金融资产也由756亿增至1122亿元。
“未来我们还在继续积极申请牌照,争取到2017年底有牌照社区网点达到3000家。”据英勇介绍,而未来社区金融的商业模式是以社区优质客户群需求为导向,以国内领先的标准化连锁社区店体系为中心,建立维护长期客户群信任关系,打造好邻居式家庭综合财富管理销售服务体系;线上线下,多渠道协同,平台合作;提升金融的非金融收入,实现平台的股权价值。
简单说,探寻民生银行社区金融发展路径就是“好邻居”式专业服务,打造中国金融“沃尔玛”。
这样的思路也得到了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姚余栋的认可,“我们还缺很多中小银行和社区银行,应该让社区银行更多地服务小微企业。而我们缺3000家以上这样的银行。”姚余栋说,目前中小银行的审批速度还可以加快,中小银行的审批权未来可以考虑下放到省级监管部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