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麻花”刘洪涛: 不要一窝蜂去拍电影

作者:于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1-25 23:08:53

摘要:再过两三年,中国电影市场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甚至说将有1000亿元的规模,此时开心麻花推出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票房创纪录,让各路资本像发现了金矿一样兴奋。

“开心麻花”刘洪涛: 不要一窝蜂去拍电影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北京报道

“几乎每天都有投资人打来电话说‘给你钱,你们再来拍部电影。’”11月12日,开心麻花总裁刘洪涛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机关举办的“仁·美讲堂”上说。投资人如此着急的缘由是,开心麻花在国庆档期推出的首部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票房破14亿元。

按各方说法,再过两三年,中国电影市场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甚至说将有1000亿元的规模,此时开心麻花推出的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票房创纪录,让各路资本像发现了金矿一样兴奋。

对于一部没有明星大腕、没有知名导演也没有宏大制作的“三无”产品,开心麻花的创作和商业模式是否能够给中国喜剧电影发展提供出路?刘洪涛已经被问了无数次《夏洛特烦恼》成功大卖的秘诀。

开心麻花是做喜剧舞台剧起家,做了12年的时间。“这12年做了两件事,一个是研究喜剧,一个是研究观众需求。我们一直研究喜剧电影,看了大量美国喜剧电影,我们的电影创作也是按照美国喜剧电影的路数。”刘洪涛说。

开心麻花团队当年在讨论喜剧电影《人再囧途之泰囧》为什么那么火爆时,外界有评价说“报复式”观影,他们分析是观众要得很简单,就是给他们拍一部好看的电影,不要强加给他们太多的东西,而中国多数电影在做加法,而不是做减法,很多导演想要得太多,开心麻花要做的就是一部喜剧,充满正能量,让观众在爆笑中有一点感悟。

找到合适的合作者也至关重要。刘洪涛认为开心麻花需要的是智慧型投资人,而不只是投资资金,“很多公司就像风投一样,给你100万,要股份多少,同我们在创作理念上差距大,而我们的电影合作方新丽传媒董事长曹华益可以随叫随到一起讨论剧本。”

有些朋友觉得开心麻花早应该出品电影了,在刘洪涛看来,《夏洛特烦恼》的成功源于长期的打磨,而这种打磨更源自于常年做舞台剧的积累。“如果做得特别快,反而可能会伤害我们的风格。未来我们还会坚持这样做,我会憋一年拿出一个东西。”刘洪涛说,当然开心麻花舞台剧有稳定的现金流收入,可以从容地做电影,话剧在剧场里试错,改编成电影成功率高,而电影又有助于话剧的推广。

比如《夏洛特烦恼》后期制作用了将近10个月,主要是对喜剧节奏的打磨,甚至8月30开始路演的版本和最后公演的版本都不一样。原来路演后,导演觉得结尾有一点点遗憾,想再补几个镜头,开心麻花高层特别顾虑,因为当时好口碑已经传出去了,补拍意味着重审,电影圈很复杂,担心二次审查出现闪失,但为了电影更好他们最终还是决定补拍了。

但《夏洛特烦恼》一开始宣传时也曾遭遇“冷场”,朋友圈里几乎没有人关注这部电影。刘洪涛估算,电影投资5000多万,票房一亿五才回本,按30元票价,应该有500万人次观影,而《夏洛特烦恼》在网上只有几十万的点击率,如此大的落差逼迫刘洪涛寻找新的营销出路:只能靠口碑,别无他法。

一部电影最怕的是上映那天没人进电影院,再好的电影口碑也出不来,《夏洛特烦恼》的口碑战略就是“以老带新”,“我们每年大概在四十多个城市演出舞台剧,年观众人群在百万人次,只要我们能把他们动员起来,让他们走进电影院,好的口碑就能传出来。”

另外开心麻花在网络剧方面的动静也很大。在他们的规划中,网络剧将成为一个孵化IP的通道,先将舞台上成熟的作品改编成网络剧,在网上发酵并积累人气,然后制作成同名的大电影。网络剧商业模式也是当下娱乐产业的前卫潮流,除了开心麻花类型外,再如马拉松式网剧《90后妈》,总导演江小鱼表示,已经制定了一个长久的“泛娱乐化”计划,希望实现《90后妈》IP在影视、动漫、游戏、娱乐、电商等产业生态链的商业价值最大化。

开心麻花对第一部电影的期待值很低,就是把口碑打出去,结果是意料之外的票房口碑爆棚。一位圈内知名导演对刘洪涛说,你们的电影做得特别有意义,让行业内的人看见了希望,很多人会认真做事。一位电影院线负责人则认为这部电影改变了行业生态,以前大家都迷信大腕,迷信好档期。

据刘洪涛介绍,已经有8家上市公司宣布做戏剧公司了,也有不少话剧同行过来求教话剧改电影,呈现一窝蜂的势头。他表示电影和舞台剧在语言、节奏、技术等各方面差异很大,他觉得大家还是要坚持自己的方向,“过去是做电影的人跑去搞电视剧,现在又有很多人往电影领域跑,现在我仍然问那些想做话剧的人,你的心态准备好了吗?能经受得住寂寞,能坚持下来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