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大爆仓专家呼吁建中国电子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见惊雷 上海报道
上海一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说,在期货行业,投资者一旦出现穿仓,大部分是不会主动还款的。“一方面是无钱可还,另一方面,投资者还可以另外找其他公司重新开户交易。”
刚刚过去的一周,是国内商品期货悲惨的一周,几乎所有品种都出现了连续跌停的局面。商品期货市场的机构和游资多头几乎全军覆没,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按照规则,采取了断然措施,对铜、橡胶、大豆、豆粕、豆油等多个合约进行强制平仓和减仓,各合约几乎推倒重来。
根据业内人士的粗略估计,大约20%左右的节前多头爆仓甚至穿仓,而少数风险控制不力的期货公司将面临巨亏甚至倒闭。
灾难来临 多头无处可逃
种种迹象显示,今年这个国庆节不同寻常。
9月26日,国庆节长假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包括大豆、白糖、铜在内的大部分合约出现了明显的缩量,敏感的投资者正在了结头寸。这种缩量甚至影响了流动性,导致短线交易者很难交易。
由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危机,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和郑州商品交易所的管理层明显感受到了长假风险的存在,纷纷提高了交易保证金,并向投资者警示风险。
其中,上海期货交易所将铜、铝、锌、黄金、天然橡胶和燃料油等期货各合约的交易保证金水平,由原比例提高至9%,这是历次长假提高最多的一次。
不过,对于橡胶多头来说,已经没有机会了。9月26日,0811、0901两个合约跌停,而直到国庆节后这两个合约被停牌,被交易所强制平仓,跌停板再也没有打开过。
对于市场中其他品种的多头来说,今年的国庆节实在悲凉。国际商品市场全方位暴跌,原油价格从100美元上方跌落到了80多美元,美国大豆连续跌停,日本橡胶更是止不住地向下。
“如果没有国庆长假,我们都可以及时止损。”10月8日,一位已经穿仓需要向期货公司补交款项的投资者说。
的确,当国庆长假后第一个交易日来到的时候,所有商品多头都傻了眼。10月6日,国内三大商品期货交易所19个上市期货品种集体跌停。其中豆类、铜、橡胶等15个品种开盘即无量封住跌停板,多头想逃都没有机会。
迎接多头的是三连板,在涨跌停幅度逐步放宽的情况下,豆类、铜、橡胶等仍然连续3个交易日封住跌停,总跌幅超过10%。此时,上海各期货公司、各多头机构和多头散户已经哀声一片。
多头要感谢交易所。10月8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交易所按照风险管理规定,对连续3个跌停的合约强制平仓和减仓,否则多头恐怕很难从跌停板上逃出来。
10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再次按规则对停牌的合约进行强制平仓。
在过去长达5年的牛市中,多头在单边市场中逐渐淡忘了风险,有不少于20%的投资者以几乎100%的仓位操作。一位期货公司分析师测算,50%的多头都已经爆仓,将本金输光,其中20%的多头出现了穿仓,需要补交款项,而这是期货市场中罕见的。
讨债难 期货公司或巨亏
“理论上说,期货公司可以向投资者追要亏损的款项,但实际上很难。”上海一期货公司内部人士对记者说,在期货行业,投资者一旦出现穿仓,大部分是不会主动还款的。“一方面是无钱可还,另一方面,投资者还可以另外找其他公司重新开户交易。”
目前,我国期货市场采取的是二级结算体系,交易所对经纪公司结算,经纪公司与客户结算。按规定,交易所除了收取交易保证金外,还向期货公司收取结算保证金,而这笔结算保证金正是为了应对风险事件的。也就是说,尽管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但并不会影响到三大交易所。
期货公司与投资者之间是最容易出现风险的。通常情况下,期货公司每天应与交易者进行日结算,在三大交易所联动,交易者被强平以后不够的部分,期货公司垫付资金。
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有的期货公司对投资者交易保证金要求过低,会造成巨大的风险。
持仓统计报告显示,江西铜业所属的金瑞期货有限公司是上海期铜的多头主力,该公司席位持有期铜多头合约1万多手,未经该公司证实的消息说,损失可能超过5亿元。
有分析师计算,节前沪铜的主力合约持仓共约10.2万张,截至8日上午还剩7.1万张,其中多头持仓与节前相比将近87%的比例没有平掉,而这部分多头头寸已经全部爆仓;更为惨烈的是沪胶,节前8.9万张的总持仓中,多头头寸在节后仍有95.78%没有平掉,几乎是全军覆没。
而浙江系期货公司同样损失惨重,它们在大豆等农产品合约上持有大量多头头寸,在本次风险事件中,同样全军覆没。业内人士透露说,这些资金主要来自于新兴的期货私募基金。
节日风险如何规避?
“本次商品市场的暴跌是对过去5年牛市的总报复。”上海中期期货经纪公司的分析师沈剑云说,在交易所强制平仓以后,各个合约等于推倒重来,新的空头和多头重新进场。但由于很多品种的国内价格仍然低于国际价格,国内短时间内追不上国外跌停的速度,接下来很可能仍然是缩量跌停。他认为,这次风险事件除了对多头给予了毁灭性打击,更严重伤害了期货投资者的信心和整个期货市场的发展。
从积极意义上来说,“我们要感谢这次事件,让期货行业和投资者在股指期货推出前接受了实实在在的风险教育。”上海通联期货经纪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晓明说。
如何避免类似的风险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专家建议,期货交易始终要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轻仓是硬道理。
也有期货人士提出,中国特有的长假制度放大了期货市场输入型风险的威胁,长假期间如果国际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就会引发国内市场的风险,因此,建议考虑长假期间不休市。
不过,沈剑云认为,取消长假与《劳动法》相违背,这已经不是证监会所能决定的。长假期间如果交易,那么就意味着期货公司和交易所的工作人员得不到法律保护的休息权。
黄晓明透露,今后考虑向有关方面建议,尽快推出中国的24小时电子化交易平台。“美国的COMEX市场现在成了全球定价中心,就是因为24小时交易,投资者可以在睡觉的时候,发出保护性的止损指令,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中外时间差的问题。”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