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论坛:寻找共识管控分歧

作者:黄日涵 徐磊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0-22 00:39:13

摘要:秋叶渐红之际,北京的香山迎来49个国家的政府和防务部门代表团、5个国际组织代表团以及知名政要、专家学者500余人共聚一堂放谈各自意见和主张,而话题之敏感,讨论之热烈,令全球不得不小心谛听。

香山论坛:寻找共识管控分歧

黄日涵 徐磊祥

秋叶渐红之际,北京的香山迎来49个国家的政府和防务部门代表团、5个国际组织代表团以及知名政要、专家学者500余人共聚一堂放谈各自意见和主张,而话题之敏感,讨论之热烈,令全球不得不小心谛听。

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中国国际战略学会举办的第六届香山论坛,秉承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宗旨,着眼促进亚太地区和平稳定,聚焦地区安全环境新变化,与会人员围绕着“亚太安全合作:现实与愿景”为主题展开了充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14个国家今年首次派官方代表参加,使此次论坛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成为国际著名安全对话品牌。

香山论坛的战略意义提升

香山论坛自2006年开始举办以来至今已经举办了六次,虽然每次的主题都不尽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在围绕着如何保障亚太地区安全而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香山论坛已经成为中国彰显和平发展意愿和捍卫国家主权意志的窗口。南京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专家方晓志博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香山论坛每年的议题设置都不同,今年更多地探访框架下的多国安全合作。一方面,本次香山论坛主要在于彰显和平发展意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有些国家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总是在鼓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国正常的军事力量的发展对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安全构成了挑战,不断地歪曲中国军力的发展和中国的战略意图。中国举办香山论坛,与来自亚太地区的各国共商地区安全,通过沟通与交流向世界阐释中国军队发展的目的和中国的战略方向,消除外界对中国军队和中国发展战略的误读,促使亚太地区各国、各国际组织和此领域的专家学者进一步了解中国军方之声,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意愿,深化亚太各国间的安全互信,推进务实合作,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另一方面,本次香山论坛也是捍卫国家主权意志的窗口。自从第一届香山论坛举办开始,一些国家想利用香山论坛对中国施加压力,试探中国的底线,迫使中国在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等核心利益问题上让步。在香山论坛上,中国派出高级别的军方官员和知名的专家学者,不断回答与会外国同行所涉及的中国领土主权问题,有力回击各种歪曲事实的挑衅,向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组织和个人传递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的坚强意志。

聚焦南海与反恐问题

综合来看,南海问题仍然是会场内外的关注焦点,另一个焦点就是恐怖主义的新威胁。北京大学海洋研究院胡波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今年亚太海上安全特别是南海问题比往年要热,但由于东道国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释放的善意,以及会议的精心安排和协调,吵架式的、言语对峙式的情况反而较少出现,总体上,会议在一种激烈但不失分寸的气氛中进行,与会代表团都彼此照顾面子,给对方留有余地。

南海问题之所以持续地成为香山论坛的焦点,首先源自东盟国家内部的诉求。涉及南海领土主权问题的越南、菲律宾等国希望借香山论坛炒作南海话题,向外界传递一种受中国欺负的形象;其次,域外大国妄图对中国施压也是主要动因。南海问题越来越被国际化,根本原因在于域外大国想借南海问题制衡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他们大肆渲染中国在南海进行的建设威胁了南海的航行自由,并扬言将派军舰在中国南沙群岛建造的部分岛礁周边12海里内水域航行,使南海问题一直绷紧了神经。关于南海问题最终解决途径,胡波研究员认为一方面,美国及越菲等国应该理性认识到中国海上崛起不可逆转的趋势,调整自己的政策目标及预期,接受中国在南海可能出现的相对优势;另一方面,中国则应适当照顾南海争端方及美国的适当关切,改进维权及对外沟通的方式方法,在航行自由、地区安全、南海行为准则谈判等议题上采取更为开放自信的姿态。

此外,恐怖主义也是这次香山论坛的重要议题,主要是因为亚太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宗教极端主义跨国性威胁越来越大,原本恐怖主义威胁较小的东亚地区,由于受到外来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渐出现宗教极端分子跨国流动性大增的趋势,一些国家的恐怖袭击事件出现外来势力的身影,这加大了各国在反恐领域加强合作的必要性;二是面临宗教极端分子回流的风险,近两年东亚地区一些国家的伊斯兰极端分子纷纷投奔伊拉克和叙利亚的ISIS、基地组织等恐怖主义组织,但是随着各国加强对在叙利亚和伊拉克的ISIS、基地组织等恐怖主义组织的打击力度,这些恐怖主义组织逐渐开始收缩防线,来自东亚国家的恐怖主义组织成员回流各自国家的风险骤然增大。

寻找共识管控危机

南海问题的升温是中国战略利益拓展的必然结果,相关国家的焦虑不安与域外大国的别有用心也有关系,方晓志博士强调。因此,搭建沟通交流平台,将为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途径。香山论坛自举办伊始,就一直秉持着“开放、包容、互鉴、合作”的理念,特别是2014年并轨以来,论坛议题集中在亚太地区各国关心的安全问题,既把分歧搬到台前开放讨论,更致力于减少分歧、谋求合作、管控危机、保障安全。

不回避分歧是本届论坛的特色。本届香山论坛,将国内外关心的南海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列为论坛的重要内容,各方就南海问题等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明各自国家的立场,但是这不是在制造国家间的矛盾,各国能够通过这个论坛就多方关心的问题表明立场,有利于各国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减少战略误判,有利于在分歧的基础上谋求合作。

寻求解决危机的方法是本届论坛的目的。在论坛进行过程中针对共同面对的分歧和关切与会代表们畅所欲言、深入讨论,为维护地区安全提供了更多建设性的思路。例如,柬埔寨首相洪森在论坛上谈到如何解决南海争议时指出,南海相关国家需要通过双边的方式来寻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本届香山论坛通过各方代表、专家学者献计献策,有利于找到适合各方的解决危机的办法,形成管控危机的一套安全机制。

重在加强合作是本届论坛的初衷。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国家间的合作才能解决。亚太地区的发展离不开稳定的亚太局势,离不开亚太地区各国的合作。方晓志博士认为,我国应当在维持现状的基础上稳步推进,有所作为,同时也要适当考虑和保证相关国家的适当利益。综合来看,虽然域内国家就一些问题存在分歧,但是通过香山论坛可以促进相互了解,寻找各方的利益会合点,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推动各方的合作,通过合作推进国家间的互信,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机制,这更有利于国家间分歧的解决,有利于建立一个维护亚太地区持久安全的保障机制。

(作者为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员)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