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8·12”事故两月后天津再次发生爆炸 天津一个化工村的前世今生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10-16 23:24:21

摘要:​“8·12”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硝烟未尽,天津又出事了。这一次是在北辰区,10月12日晚21时46分,位于北辰区西堤头镇西堤头村的天津永晟化工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爆燃,至13日凌晨2时33分现场大火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

“8·12”事故两月后天津再次发生爆炸 天津一个化工村的前世今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天津报道

“8·12”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硝烟未尽,天津又出事了。

这一次是在北辰区,10月12日晚21时46分,位于北辰区西堤头镇西堤头村的天津永晟化工有限公司仓库发生爆燃,至13日凌晨2时33分现场大火全部扑灭,无人员伤亡。

此时,距离“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刚好两个月时间。那次事故后,天津市开展了号称“史上最严”的危化品整改,然而这股“疾风”似乎并没有给西堤头带来什么改变。

检查之后的爆炸

“这年头,不Duang的一声都没脸说自己在天津呆过。”爆炸当晚,附近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的一位学生调侃说。

官方信息显示,10月12日21时46分,天津公安消防总队接到报警,位于北辰区西堤头镇西堤头村的一仓库发生爆燃,起火地点为存放酒精等原料的仓库。目前火情已被基本控制,尚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该企业法人代表与一村民已被控制,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爆炸发生前,受“8·12”事故影响,这里刚刚经历了一轮检查。

据天津当地媒体报道,9月16日,北辰区检查组曾进入西堤头镇,重点对油漆、制气企业进行拉网式排查,要求各企业加强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全面开展自查自纠行动,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用。

10月15日,《华夏时报》记者在现场看到,发生爆炸的仓库位于西堤头村振兴南大街南端,距离居民密集区大约100米远。大门已用塑料现场封锁带封锁,院子里停着一辆“警察”字样的面包车,现场没有闻到任何异味。仓库的大门和外墙上没有明显的公司名称或标记,从外面看,很难知道这里是一家化学品仓库。

附近类似这样的院子还有很多,有的用粉笔在墙上写着“禁止烟火”或者“闲人免进”,“厂房出租”、“仓库出租”的广告随处可见。

一位村民介绍说,12日晚上的事故并不严重,主要是起火,中间夹杂着一次爆炸,声音也不大,有的人都不知道。

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官微发布消息称,起火的是天津永晟化工有限公司的仓库,该企业注册在河北区,法人代表周庆吉。该企业非法租用西堤头村村民霍焕成700平米的个人仓库,存储酒精3000公斤、乙酸1000公斤、甘油800公斤、氢氧化钠500公斤、氢氧化钾500公斤。

化工行业资深研究员曲睿晶向本报记者表示,在化工行业,此类临时仓库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化工厂本来在城区里拥有自属仓库,但随着城市化发展,土地升值,仓库占地逐渐被变卖,只好外迁到城乡接合部,而这又造成了管理上的真空。

上述微博还称,据专家介绍,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不燃烧化学品,酒精、乙酸、甘油为易燃化学品,燃烧后主要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气,不会对周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经区环保局现场监测,一氧化碳浓度为4毫克/立方米,氨、硫化氢未检出,符合空气质量标准。

为什么是西堤头?

在“史上最严”危化品整改之后,仍然发生事故,或许并非巧合。天津环保组织“绿领”的创始人赵亮对北辰区有着长期观察。在他看来,西堤头镇早有“前科”。

他介绍说,北辰区属于天津两大化工基地之一,另一个就是滨海新区。西堤头镇更是云集了数百家化工厂,其中有不少都是无证经营,厂房连门牌号都没有。他们曾经发现有的厂子烟囱里冒黑烟,气味刺鼻,但找过去发现大门紧锁,进不去。

本报记者在现场走访也发现,沿着西堤头镇兴华路,道路两侧密密麻麻地分布着数十家化工企业,牌子上大多写着“xx化工有限公司”、“xx化工涂料有限公司”等。有的没有挂牌子的,大门口立着一个“入场须知”,上面写着“禁止烟火”。

化工围城,直接的后果就是污染严重。2004年,新华网报道称西堤头镇的丰产河、金钟河和永定新河有严重的水污染,很多化工企业直接往永定新河倾倒污水,使得河岸土层被染成红色,当地村民戏称其为“红河谷”,异味让人难以接近。

而据《中国质量万里行》2005年报道,西堤头镇刘快庄村当年有95人死于癌症,32人正在治疗。一个6000人的村庄就有120多名癌症患者,癌症发病率达到2081.97/10万人,高出全国和天津市的平均水平很多。

2005年5月,天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治理北辰区西堤头镇化工污染问题的决定》,要求“坚决、依法、积极、稳妥”地做好环境治理工作。2006年5月,天津市又召开会议,贯彻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对以北辰区西堤头为代表的重点小化工污染区域的治理工作。

随后,情况所有改善。西堤头镇投入5000余万元启动环境治理工程,对94家化工企业进行了全面整治,实施了丰产河北堤暗管排污工程和小红河北段填埋工程。截至2006年初,基本实现了“镇容镇貌和环境质量明显改观”的治理目标。

可惜好景不长,2011年,天津环保组织“绿领”在沿永定新河行走发现,河面上有大量红色工业废水,气味刺鼻。沿岸发现20多个排污口,存在暗管排污行为。他们沿着管线查找,发现污水来自西堤头的化工厂。经过举报,北辰区环保局来到现场进行了检查,工作人员回应称,当地化工企业较多,因此暗管排污的现象一直屡禁不止。

从2011年12月到2013年8月,赵亮持续关注着西堤头镇的水污染问题。他表示,尽管2012年以来西堤头镇的环境治理有了显著改观,但隐患并未根除。化工企业是该镇GDP的拉动主力,环保长期得不到重视,投入不足,检查多为“走过场”,环境整治效果因此大打折扣。

2015年5月天津市海洋局公布的《2014年天津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也显示,2014年对永定新河入海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该河流水质劣于第Ⅴ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

加强公众参与

10月15日,《华夏时报》记者在西堤头镇走访看到,丰产河边、沿津榆公路一侧竖起了绿色的铁丝防护网,不时能够看到诸如“加强河道管护 保护良好环境”之类的标语,河的另一侧则修起了景观公园。河水呈深黑色,有臭味,但不算刺鼻。

在205国道华北桥上,记者看到永定新河河面上布满了绿藻,有2-3条船正在打鱼,没有发现红色的化工废水。河岸边,有身穿“河道管理员”字样衣服的工作人员正在巡逻。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过去几年里,西堤头镇的化工厂已经被政府强制关停了几十家,污染问题有所改善。癌症患者仍然有,但人数比以前少了。

“绿领”志愿者朱清表示,近几年来,随着全国环保工作力度的加强,天津在环保方面也有所改善。虽然看到了积极的迹象,但朱清仍然担心,这次“环保风暴”会不会像以前那样,一阵风过去,最后还是重回原样?

而在曲睿晶看来,根本的出路还是要加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通过发动民众来监督排污企业,因为政府的监督力量毕竟有限。

而在信息公开方面,目前仍有不足。9月12日,“绿领”发布《天津钢铁行业环保信息调查报告》称,从2014年12月起,他们陆续向环保部、天津市环保局及天津市各区县环保局提出与钢铁企业相关的信息公开申请,申请公开29家钢铁企业共计201项环境信息,但最终只申请到两个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其他均回复信息未制作或未保存。

“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的机制有了,打举报电话会接,各种反映问题渠道也有,但实际效果仍然‘不咋地’。”朱清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