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恩请辞 大众帝国亟待再造
刚刚落幕的2015法兰克福车展,竟成了大众汽车集团CEO马丁·文德恩职业生涯谢幕的舞台。9月23日晚间,文德恩宣布辞职;而原本,一个由20名成员组成的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将于9月25日正式对延长文德恩合同至2018年一事进行投票表决。
“我对于过去数日发生的一切感到无比震惊。尤其是我对于大众集团内部居然存在如此大规模的违规行为而感到震惊不已。”这是文德恩辞职信中的第一句话。让这位已经在大众汽车集团CEO位置上坐了8年的实权人物感到“无比震惊”的,正是大众汽车此前在美国曝出的柴油车排放“造假门”事件。
9月18日,大众汽车集团在美国大气污染测试中被发现具有造假行为。该集团在2009-2015款的车型上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失效保护器”的软件,此类软件对柴油车在排放量测试中的表现具有较大的欺骗性——氮氧化物排放量最高可达美国排放标准的40倍。
这已是大众汽车集团第二次“欺骗”了美国消费者和政府。在更早前的2014年12月,因同样的原因,大众方面宣布召回约50万辆柴油车。这次召回按大众的说法解决了氮氧化物排放超标问题。然而,今年5月,美国空气治理委员会再次展开上路测试时,发现大众柴油车的尾气排放“有某种程度的减少”,但氮氧化物排放依然严重超标。
再三推诿的态度终于激怒了美国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怒了投资者。美国司法部已针对大众的“作弊”行为启动了刑事调查,大众在美国面临高达180亿美元(约160亿欧元)的天价罚单,共涉及车辆1100万辆。而在资本市场层面,大众汽车集团股价于9月21日骤降18%。9月22日,跌幅达到了23%。9月23日,该集团抛售了超过6%的股份,以减少损失。
“作为CEO,我愿意为柴油车的排放问题承担责任,恳请监事会同意我终止行使大众集团CEO的职能。”文德恩并没有回避自己辞职的导火索是“造假门”,但“我的辞职完全是为了公司的利益,虽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个人做错了什么”。
显然,后一句的转折更耐人寻味。1981年,文德恩以博世集团工程师的身份进入奥迪,成为奥迪负责质保的董事会成员助理,也由此开启了其长达近35年的大众汽车的职业生涯。1990年代初,他又以类似的质保人员身份进入了大众汽车集团,此后开始负责产品管理、技术开发及研究工作,直至2007年1月出任大众汽车集团CEO。
作为一名工程师出身的企业高管,文德恩不可能不知晓降低柴油机排放工程领域的难度。相对汽油车,柴油车尾气中常含有大量氮氧化物。为达到美国严格的环保标准,柴油车除了安装微粒过滤装置外,通常还会采用喷射尿素溶液的方法,将有毒的氮氧化物还原成无污染的氮气和水蒸气。不过尿素溶液一旦用完,便需及时补充,既麻烦又费钱。此外,喷射尿素处理尾气对汽车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这样就需要在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之间寻找到最佳平衡点。”有专业人士表示,“相比中国在尾气处理装置外面安装开关硬件来说,通过整合ACM 程序来软控制(排放指标)隐蔽性更高。”
“汽车制造商们很有可能在本国的尾气排放检测中也使用了特殊的作弊软件。”德国第二大汽车俱乐部ACE发言人Klaus-Michael Schaal也坦言,这种作弊行为由来已久,十分普遍。
从这个角度看,文德恩不太可能不了解大众汽车为满足美国严苛的排放标准究竟做了哪些手脚。但是,“悲剧”依然发生了。大众汽车集团在22日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公司将从第三季度财务支出中计提73亿美元(65亿欧元)用作应对这桩企业成立78年来最大丑闻的费用。
根据大众汽车集团2015年上半年财报,大众集团2015年上半年全球销量531.4万辆,首次超过丰田,成为全球第一大车企。同期,大众集团营业收入1087.8亿欧元,税后利润56.6亿欧元。
“澄清和公开调查的工作必须持续下去,这是赢回信任的唯一途径。我相信大众汽车集团能战胜这次严重的危机。”在辞职信的最后,文德恩这样写道。显然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消除“造假门”带来的商誉损失,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何况,除这桩丑闻,大众汽车集团内部尚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德恩走了,大众汽车的新时代才刚刚开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