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国企改革痛点:降薪不如“去官位”

作者:罗天昊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9-18 23:06:24

摘要:前不久,中国移动发布了降薪方案,中国移动二级正以上官员年薪将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员降40%,处长一级管理人员降20%。降薪范围主要集中在处长以上层级。

国企改革痛点:降薪不如“去官位”

前不久,中国移动发布了降薪方案,中国移动二级正以上官员年薪将降50%,各省公司班子成员降40%,处长一级管理人员降20%。降薪范围主要集中在处长以上层级。

国资委在2月和6月,曾连续发了两个通知,要求工资与业绩挂钩,且企业总工资额增幅不得超过效益增幅,效益下降的企业工资总额必须下降。中国移动之举恰契合了这一规定。中国移动2014年净利润为1093亿元,同比下降10%;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净利润238.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6%。另外,据统计,2014年,国有企业营业总收入480636.4亿元,同比增长4%,国有企业利润总额24765.4亿元,同比实现3.4%的增长,利润率为5.15%,央企略高。国企的利润增长速度,低于收入增长速度。

不可否认,国企尤其是央企的中高层降薪,是国企改革的一大突破,不仅是从节约成本的角度出发,而且对于提高国企效率,加强做优国企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笔者认为,仅仅是降薪还难以触动国企的灵魂,更有效的办法,是逐步去行政化,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去官位。

国企非常特殊,不仅是一种经济组织,更是一种政治组织。这以央企最为典型,其在中国的行政序列中,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央企的负责人,不仅是企业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更是国家相当级别的干部;骨干央企的正职往往是副部级高官,直接由中组部任命。其它各个地方国企,也是类似,其高层职务任命,直接由当地国资委或者地方政府任命。

既商又官的身份,使国企高层面临巨大压力,既要经营好企业,又要在行政体系中平衡,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过去十年来,央企负责人转任地方行政长官,担任省一级领导干部的事例,已是常见。一些部委的干部调来央企锻炼,也很常见。

有两种路径选择。如果是降薪但不减人、不减编制,那员工收入下降,虽可节约成本,但也有可能造成核心员工流失。如果是冻结编制,减少官位,不仅可使国企减负,还可提高效率,甚至薪水亦可上扬。比如,现有国企的主要负责人可保留行政级别和编制,但未来新任高管以及部分中层,则完全由市场选聘,不再给予行政待遇,也没有级别,实行全面冻编。未来的国企中高层,只能经商,不能当官。如此,当国企经营没有退路的时候,做好企业,将是唯一的选择和最大的动力。

当下,国企改革的一大误区,就是资产和人都姓“国”。其实没有必要,资产可以姓“国”,人不一定要姓“国”。吃“国家饭”的人一多,必然成为沉重的企业负担。这种负担远非薪水可以体现,而是躲在薪水后面的福利和社会权益。比如最近几年,北京的企业以及央企向北京之外搬迁的困难很大,其中最大的困难也不是薪水,薪水外的隐性福利才是最大的阻力,包括户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顾虑。

国企去行政化,事关两个层面的改革,于国家而言,将大大推动简政放权的深入。一直以来,中国的财政供应比居高不下,简政放权推行了两年,在此领域,也难以突破。中国的财政供应人员构成中,企事业单位可以率先改革,尤其是讲究效率的国企可以先动。

就国企改革本身而言,去行政化、去官位和“编制”,长期而言也是利好。去官位之后,国企选拔人才,范围更广,而且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之后,对于普通国企职员,利益更为巨大。当下,国企虽然平均工资高于社会工资,也高于民营企业工资,但放在更大范围内比较,中国企业员工的收入还是普遍远低于发达国家。以世界500强为例,2014年95家中国内地企业(含香港)平均利润为32.2亿美元,低于世界500强公司的总平均数39.1亿美元,仅仅是入榜美国企业平均利润62.4亿美元的一半有余。甚至中铁物资、中国铝业和鞍钢亏损幅度均逾10亿。而以员工收入论,500强的员工平均收入,远高于入选的中国企业员工收入。国企的收入水平拿到世界上去,也不算高,仍然有提升的空间。而去行政化之后,效率提高的国企,不仅不用降薪,甚至可以加薪。

(作者为智石经济研究院副秘书长、中国城市战略中心执行主任)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