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业内专家表示必须引入社会监督 危化品大摸底:问题多多

作者:马维辉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8-28 23:53:25

摘要: 一个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达到9%的产业,产品又都是有毒、易爆的危险化学品,监管方面却出现真空。如今,问题到了集中爆发期。

业内专家表示必须引入社会监督 危化品大摸底:问题多多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马维辉 北京报道

   一个增长速度连续多年达到9%的产业,产品又都是有毒、易爆的危险化学品,监管方面却出现真空。如今,问题到了集中爆发期。

   8月12日,天津港区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随后,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立即在全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

近日,排查结果陆续公布,突出问题包括: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和保养、安全警示标示设置不明显、未及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等。

   化工行业资深研究员曲睿晶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危化品管理方面,除了安监、公安等政府部门的监管,还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发挥全社会的监督职能。

专项整治

天津港区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爆炸事故发生后,8月14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的紧急通知》,决定立即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危险化学品和易燃易爆物品专项整治。

作为企业相关负责人,曲睿晶参加了河北省保定市的排查。他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次专项整治比以往历次都要严格,河北省委常委挂帅,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劳动局、社保局、民政厅等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都参加,再加上保定市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整个检查团总计30多人。

   此次专项整治后,河北省很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小化工企业都采取了关停措施。而那些大型化工企业,节能减排设备相对较好、一旦停产损失较大的,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继续生产。据悉,保定的专项整治行动将持续进行到9月4日。

   而其他地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同样严格。据《钱江晚报》报道,在对浙江省台州市星明药业有限公司检查时,检查人员直接指出问题:企业安全投入制度都是很粗浅的记录,没有按照要求详细记录进出量;安全检查制度也不够具体,如何检查,根据什么检查,由哪一级来检查,发现问题后如何处置等,都没有详细规定。

   “以前也经常检查,但像这样刨根究底的还是第一次,太专业太正规了。”该公司安全负责人廖林伟表示,跟着专家走了一圈,记下来的大小问题有20多条。

   除了河北、浙江两省,北京、天津、南京、陕西、安徽等省市也已部署开展专项整治,摸清各自的危化品家底。

问题很多

经过排查,各地大致摸清了危化品的分布情况。以北京为例,目前共有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2536家,主要分布在房山、通州、大兴等区县,其中重大危险源单位85家124处,涉及汽油、柴油、液氨、甲烷、液氯、丙烯腈、甲醇、丙烷等30余个品种,涉氨单位154家。

   排查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部分企业未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和保养、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置安全警示标示不明显、未及时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消防器材不够灵敏,同时还有一些违规操作、违法储存等问题。

   排查过程中,物流环节暴露的问题尤其突出。曲睿晶表示,过去,大家习惯性地认为物流只是短时间周转,暂放几天,忽视了其中的安全隐患。加之物流企业大多位于地方政府、港口和海关之间的“三不管”地带,形成了管理上的“飞地”(监管真空),结果造成了许多安全隐患。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今年曾发布一份《危化品物流行业政策调研报告》,其中提到的主要问题有:政策法规政出多门,使得危化品物流跨部门、跨行业安全管理协作不足;车辆大部分异地挂靠,上牌登记后长期在外地营运,企业根本没有能力管控,车辆安全监管无从谈起;目前尚无一个具有规范性、指导性的罐体检验规范,检验手段、方法不完善,检验力度薄弱等。

除了物流方面的问题,上海、宁波、广州、青岛这4个港口城市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位环境研究员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城市扩张过快,导致新建小区和危化品仓库距离过近,也有的危化品仓库在设计规划时没有考虑到与周围设施的安全距离问题。

引入社会监督

危化品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根源在于行业发展过快。据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统计,2014年,化工行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10.4%,大部分行业生产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一数字也得到了危化品进口量的印证,据浙江温州检验检疫局统计,仅2014年1-8月,该局就检验进口危化品40批、重14万吨,与2013年同期相比,批次增长400%,重量增长152.3%,呈大幅增长态势。

   化工企业投资大、产值高、利税多,所以深受地方政府欢迎,曲睿晶表示,在一些内陆省份,还曾经出现各地方政府争抢石化项目的现象。

   另一方面,危化品监管领域也存在问题。曲睿晶表示,过去,每个部委都有安全管理部门,每年都会进行安全教育、规章检查、现场抽查,所以事故少。后来政府机构改革,安全管理的职责统一到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但只靠这一个部门几十个人,很难管理过来全国这么大范围的安全生产。

   “正是由于这些年生产经营发展过快,进出口量大增,而相应的设施和规章制度没有跟上,特别是在物流管理方面出现了一个‘飞地’,结果现在到了问题的集中爆发期。”曲睿晶说。

   因此曲睿晶表示,危化品管理方面,国家在法规层面其实已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得已经很详细,从危化品生产、仓储,到运输、存放都有具体的操作规程,关键是要严格执行。此外,要效仿环保监管,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光靠安监、公安等政府部门的监管远远不够。

   事实上,此次专项整治中,各地已经对发现的问题采取了紧急措施。不过,目前各地采取的大多仍只是临时性的“治标”措施,在危化品管理方面,还需要建立长期、有效的“治本之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