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 美元强势回升 大宗商品熊途漫漫

作者:叶青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7-25 00:15:06

摘要:近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暗示美联储年内启动加息的大局已定。这使市场对加息逼近预期加剧,加之近期美国一系列经济数据支持升息,令美元指数异常强劲,触及三个月高位98.151,全球大宗商品应声急速下挫。

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 美元强势回升 大宗商品熊途漫漫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青 北京报道

    近日,美联储主席耶伦在美国国会作证时暗示美联储年内启动加息的大局已定。这使市场对加息逼近预期加剧,加之近期美国一系列经济数据支持升息,令美元指数异常强劲,触及三个月高位98.151,全球大宗商品应声急速下挫。

    截至7月23日,亚洲时段美元指数仍然维持在97.39美元。与此同时,正当美元大幅攀升之际,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却一直处于下跌走势之中。有分析认为,美元升值给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构成更大压力。一旦美元继续升值,那么必然会吸引资金涌入收益率高的资产,并加速逃离大宗商品市场。

美元进一步升值

    回顾上个十年,当时美元指数一直处于下跌周期,许多投资者因为担心全球大宗商品的供应跟不上持续增长的人口需求,因而疯狂涌入大宗商品市场,并造就了大宗商品市场的十年牛市行情。而如今美元指数正逐步接近12年前的最高位107,然而相对应的大宗商品投资情绪却出现了急剧变化。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7月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所持有的原油多头头寸已降至3月以来最低水平,而黄金的空头头寸规模更是超过多头,为9年来头一遭。从多空头的持仓变化可以看出,大宗商品空头仍然处于强势地位。

    另外,据基金数据提供商EPFRGlobal的数据显示,2015年第二季度,投资者仅从大宗商品基金中撤资额度就达11亿美元左右,在其他衍生品市场的撤资则有可能更高。其实,美元自2002年4月份以来接连十余年的下跌和黄金强势回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走势,但自2014年7月中旬以后,借助退出量化宽松的影响,美元指数开启了一轮拉升回暖的牛市。

    世元金行分析师王洋表示, 从美元指数的走势图可以看出,美元的强势回升,应该说最初是从2014年7月份开始的,美元指数打破了横亘两年的78-84区间后逐渐进入上涨趋势,一直到2015年3月美元指数最高站到了100整数关口,最高涨幅达到了25%以上。随后,美元指数一直在93-100区间高位震荡。

    从2014年7月份的80附近到2015年7月份的98附近,美元已经上涨了20%多。对此,明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艾亚文认为,强势美元的背后,与美国经济回暖和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刚公布的数据来看,美国房市数据表现良好,对美元构成支撑。

    据了解,7月底将会迎来新一轮的美联储FOMC议息会议。从美联储官员的意见来看,美国今年年内加息已经板上钉钉,而最好的加息时间点或许就是秋季9月份。那么,美联储进入加息通道后,大宗商品和原油的反应将会如何呢?

    从理论上来说,美联储加息后意味着美元的进一步升值,贵金属,特别是以美元为标价的铜和原油等大宗商品更倾向于走弱。王洋认为,由于全球结算货币和国际性通用货币依然依靠具有绝对地位的美元,使得美元汇率走势成为主导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外,中国经济的需求不振也难以支撑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并上涨。

大宗商品市场承压

    随着美联储加息逼近,以及大宗商品最大的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增速趋缓,投资者正在从大宗商品出逃。

    美元强势与经济增速趋缓,是目前让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主要因素,避险资金回流到资本市场而不看好更不愿注入实体行业的企业是目前信心不足和前景不乐观的主要表现。

    长久以来原油价格和美元的走势是呈现负相关关系的。同时,美元作为避险资产以及原油等大宗商品作为风险资产的属性,通常都会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除了美元强势,原油市场本身的供给过剩也是主导油价下行的核心因素。

    今年以来,原油价整体呈现宽幅震荡的走势,截至7月22日,美原油价格跌幅约为9%。具体来看,1月份基本上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跌势,美原油主力合约跌至43.58美元/桶的近6年新低,而后在1月30日之后的三个交易日快速反弹约20%,但因基本面支撑不足,后续震荡走弱,于3月中旬再次探底,并刷新6年油价低位,美原油跌至42.03美元/桶。

    华泰期货分析师陈静怡指出,在3月份创新低后,随着抄底情绪的高涨,美元走弱以及也门动乱等触发因素的提振,国际油价从3月18日开始反弹,直到5月6日达到62.58美元/桶的年内高点,演绎了油价从去年下跌以来时间最长,也是幅度最大的一次反弹行情。在后来的接近两个月时间里,油价基本上维持在58-62美元的区间内震荡。7月向下突破前期震荡区间之后,油价仍在持续回落。

    与原油价格跌势相仿的大宗商品,非铁矿石莫属。

    2015年年初,铁矿石62%品位澳粉价格在71美元/吨,随着中国钢铁行业不景气以及下游房地产市场低迷,中国对于铁矿石需求开始出现下滑的迹象。截至发稿,铁矿石价格为51美元/吨,累计下跌20美元/吨,下跌幅度达28.16%。铁矿石目前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跌幅达46.31%。

    今年7月8日,铁矿石价格已经创下近五年以来新低,为44.5美元/吨,但是此价格仍未达到主要矿山的生产成本。

    对于进口铁矿石而言,卓创资讯分析师刘智强表示,人民币贬值将会使我国进口铁矿石支付更多的人民币,进而使钢厂的成本上升。

    刘智强进一步表示, 如果美联储年底进行加息,那铁矿石还会进一步创新低。需要注意的是,在人民币贬值的同时,澳元对美元的汇率其实一直在走低。

    另外,美元指数大幅上涨会导致整个大宗商品进行价值重构,因为所有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计价,美元的相对上涨意味着铜价计量的相对下跌,不过美元指数只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并非绝对影响因素,目前制约铜价走势的还是基本面的疲软和供过于求的矛盾的加剧。

    对此,南华期货分析师方森宇认为,今年铜价自高位6481美元/吨下跌至此,已经有20%左右的跌幅,此次铜价见新低而原油没见新低,跟铜基本面有较大关系。外国矿山供应一季度出现了同比减少的迹象,同时,伴随着现货的反弹,铜价也从年前低点持续反弹到5月份。但是从二季度来看,铜精矿产量基本在厂商预期之内,且近期不断有上市公司公布二季度财报,也显示铜精矿的产量在稳定提高。

    不过,未来美联储的加息有可能助推伦铜创下新低,今年铜供过于求的局面还是没有得到缓解,并且中国产量的递增以及需求的不振还可能使得供求关系更加恶化,铜价创下阶段性新低应该是大概率事件。招商期货分析师刘光智表示,预期伦铜价格在年底会达到5000美元/吨左右的水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