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印度作弊案:不平衡的教育现状

作者:赵灵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7-25 00:15:25

摘要:最近,一张印度考场舞弊的照片在媒体上疯传,画面上考生的父母和亲友冒着生命危险,像蜘蛛侠一样攀爬四层高的校舍外墙,颤颤巍巍地试图从教室窗户把作弊纸条递给考生,而监考员和警察在旁视若无睹。这种肆无忌惮的舞弊让人瞠目结舌,也成了印度是“作弊大国”的铁证。

印度作弊案:不平衡的教育现状


    最近,一张印度考场舞弊的照片在媒体上疯传,画面上考生的父母和亲友冒着生命危险,像蜘蛛侠一样攀爬四层高的校舍外墙,颤颤巍巍地试图从教室窗户把作弊纸条递给考生,而监考员和警察在旁视若无睹。这种肆无忌惮的舞弊让人瞠目结舌,也成了印度是“作弊大国”的铁证。

    事发于今年3月印度比哈尔邦。此事最让人匪夷所思的不是作弊本身,而是警方、教师和相关人员无所谓的态度。在被媒体揭发之前,当地人根本没把这当回事。事情被国际媒体曝光后,警方扣留了1000多名涉案家长、教师和亲友,但只是要求他们交付2000至1000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200至1000元左右)不等的罚款,至今已有半数的被扣留者在交付罚款后获释。

    除了政府查处不力,学校老师甚至直接参与作弊。据印度媒体报道,比哈尔邦政府在没有考察相关资质的情况下就与40多万名老师签订了劳动合同。过去两年间,全邦超过1.25万名老师未能通过能力测试,甚至回答不上5年级学生的考题。由于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一些老师在监考时对作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可能暗中收受家长贿赂,纵容学生作弊。另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也是导致印度作弊盛行的一个根源。以教师数量为例,官方报告显示,比哈尔邦公立学校的师生比例为1∶35。但世界银行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该邦约有30%在册教师从未出现过。难怪有家长说:孩子在学校啥也学不到,不作弊还能咋办?

    在比哈尔邦,一份所谓的“作弊四步走”攻略是“比哈尔邦人都知道的事情”。这四步包括:首先,跟考试邻座的人提前沟通好,约定“合作”意向;不行的话,去负责印刷考卷的印刷厂找突破口;再不然,锁定对作弊者特别“友好”的考试中心,想办法在那里考试;最后实在不行了,就软硬兼施,怎么着也要“搞定”评卷人。当地人都觉得,只要按着攻略里的四步走,能保证没有通不过的考试。

比哈尔邦的作弊事件只是印度猖獗的作弊情况的冰山一角。5月,全印医学院录取考生又爆发大规模作弊事件,最后印度法院裁决此次考试作废,63万考生要在7月重考。据《印度时报》报道,为防止作弊,印度中等教育委员会对重考作出史上最严苛的着装要求,只允许考生穿浅色半袖上衣、裤子和最简易的拖鞋。被禁止带入考场的物品包括:长袖或深色衣服、首饰、护身符、钱包、手袋、笔盒、所有电子设备、任何真假花朵、过大或复杂的衣服纽扣……

而这两起事件和2009年发生在印度中央邦的大规模考试作弊案事件相比,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后者涉案人员达1800人,其中的40余人已经接二连三地神秘死去,原因不明,让事件蒙上了一层诡异的色彩。此事在当地被称为“维亚帕姆丑闻”,维亚帕姆是当地职业考试委员会名字的缩写。

安妮塔(Anita Kumari)是涉案的1800人之一,她参加了当地医学院的入学考试,在 200题的考卷中,她只答了61题,答对31题,本来没希望考上,但她的父亲是当地省长的私人秘书,利用人脉关系,请来枪手帮女儿用不同的墨水补上另外129题正确答案,事情败露后,父女两人也面临官司诉讼。据了解,这起案件不仅涉及大学入学、职业考试,还涉及公务员考试等多个考试种类。作弊者不仅参与替考,还能为考生安排座位,甚至提供伪造的答题纸。特别是,此案还可能涉及官位最高、最有权势的人,案值高达数十亿。

    层出不穷的作弊事件下,印度基础教育的水准让人担忧。据印度一个教育研究机构今年1月发布的调查显示,在其访问的57万名接受了六年基础教育的学生当中,半数无法阅读简单句子或解答简单的数学题。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认为印度的教育毫无希望?事实上,以上情况只能代表印度公立教育体系的状况。印度教育的另一方面,是教育水平优秀、课堂管理严格、收费高昂的私立教育体系。印度采取的是英国留下的差异化双轨制教育制度,就是普通民众只能上教育水平低下、课堂管理松懈的公立教育机构。这些大多是免费的,这也就是人们谈论的印度免费教育。但是在这里你基本看不到一个印度的政府官员和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孩子,他们都在教育水平优秀、课堂管理严格、收费高昂的私立精英学校里边上学。

印度在教育上花费的资金占政府总开支的比例高过中国,但将大量经费投入高等教育。印度每年约有30万优秀的中学毕业生报考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理工学院(IIT)和印度管理学院(IIM),这两所学校的录取率不到2%。与之相比,哈佛的录取率是13%。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曾评论:把哈佛、麻省理工、普利斯顿大学加在一起,就是印度理工学院在印度的地位。很多印度学生如果同时接到IIT和哈佛的录取通知书,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

可以说,印度的精英教育,是一种马太效应,是以制造更多文盲为代价的。总理莫迪的做法不同,他试图改变现状,中央政府在最近的五年计划中增加了对公立基础教育的投入。但是,这种改革就如同“一颗孜然种子掉进了骆驼的嘴里”。

印度人在硅谷的卓越表现和耀眼的印度IT业,代表了印度精英教育的成功,但也拉大了印度的教育差距、贫富差距、社会差距,让印度遭受着极大的损失。更糟糕的是,缩小这些差距越来越难。因为严重的不平衡一旦形成,拥有的人不愿放弃,没拥有的人已经没能力去争取。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