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变身绿城第一大股东,拟继续增持 中交拉开房地产整合序幕

作者:王海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2:55:00

摘要:在收购绿城股东罗钊明手中4.627%的股份后,中交建控股股东中交集团以持有绿城近29%的股份,打破了与九龙仓并列第一大股东的平衡局面,成为绿城真正的大东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在收购绿城股东罗钊明手中4.627%的股份后,中交建(01800.HK)控股股东中交集团以持有绿城近29%的股份,打破了与九龙仓并列第一大股东的平衡局面,成为绿城真正的大东家。

  《华夏时报》记者从绿城内部了解到,中交集团还准备继续通过要约收购的方式,来获取绿城股东手中更多的股权,不断扩大在绿城的持股份额和话语权。

  “绿城将被纳入中交集团庞大的体系中。”绿城集团董事会秘书冯征透露,中交集团将展开一系列的地产业务整合,未来绿城将成为中交集团整合房地产资源的重要平台。

  中交将继续增持

  5月18日晚,绿城中国(03900.HK)发布公告称,中交集团以每股11.46元的价格,通过旗下中交房地产向Tandellen Group Limited收购了绿城4.627%的股份,晋升为绿城第一大股东。

  据绿城披露的信息,Tandellen是一家由绿城前执行董事兼副主席罗钊明及其配偶各持股50%的公司。罗钊明在加入绿城近6年的时间里,曾几度凭借深厚的人脉“穿针引线”,协助绿城渡过难关,此次其选择套现近10亿元离场。

  实际上,在外界看来不期而至的股权突变,是经过一段时间各方协商博弈后的结果。

  一位绿城高层人士告诉记者:“中交成为绿城大股东,已是势所必然,中交想继续增持绿城的意愿很强。”

  “我们正在启动成立中交房地产集团。”中交集团总经济师刘文生近日向媒体透露,中交的确在考虑进行战略重组,准备整合中交集团旗下的房地产业务。

  据公开资料,此前中交集团旗下有中交地产、中房集团以及联合置业三大地产公司,有相当丰富的土地资源。其中中交地产有23个在建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720万平方米。据媒体估算,中交系的土地储备量有1.7亿平方米左右。

  在中交集团的整合计划中,绿城这一平台至关重要。而借助央企中交集团的融资能力,绿城的融资成本将大幅降低。

  “中交在基建业务中涉及土地一级开发,因此中交持有相当可观的土地储备。绿城未来有望以资产注入或其它形式,获得中交在国内的部分土地资源。”冯征告诉记者。

  “中交收购绿城,看中的是绿城的品牌和团队开发运作能力。”冯征告诉记者,中交入主后,将保留绿城原有的团队,因为未来绿城要管理的盘子会更大,因此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也会更大。

  除了有望获得土地注入,绿城还将借助中交开拓海外市场。

  “我们将与中交联手战略性出海,更详尽的计划和方案目前还在制定中。”冯征说。

  中交2014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中交总资产为6301亿元。去年3660亿元的营业收入中,来自海外的收入为624亿元,占集团收入的17.1%。而去年中交来自海外的新签合同额约1312亿元,占新签合同额的21.6%。

  冯征告诉记者,绿城出海将是战略性的举措,先期不一定会主打国内的豪宅系列,而准备通过开发中小户型的房子在海外站稳,同时投资开发具有旅游度假性质的产品。

  九龙仓“退守”

  实际上,罗钊明在转让股份前,曾与九龙仓进行过沟通。“征询过九龙仓的意见,但九龙仓不愿更进一步。中交的态度则十分明确,就是希望通过绿城能做大做强房地产业务。”上述绿城高层人士告诉记者。

  对为何没有进一步增持绿城股份,九龙仓并未给出答案,但九龙仓对此次交易给予了正面评价。“早前已知悉中交集团有意进一步增持绿城股权,九龙仓认同此举对绿城有利。”九龙仓在给记者的书面回复中如是说。

  而在中交集团收购绿城股权交易披露的前几天,在5月15日的九龙仓股东大会上,卸任九龙仓主席一职的吴光正曾谈到了绿城。

  在被问及对绿城的投资时,吴光正表示:“对绿城的投资在九龙仓总资产的比例只有1%,不是我们重要的业务部分。从入股到现在,我们对绿城的投资基本满意。”

  九龙仓不增持绿城,与其内地发展战略有一定关系。记者了解到,九龙仓准备对内地业务进行调整,缩小城市布局范围。未来九龙仓将从现有已布局的14个城市逐渐减少到4-5个。“逐步从三四线城市淡出,聚焦核心城市。”九龙仓一位高层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