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大跌的秘密
■笔夫
继1月份美国CPI跌至-0.1后,3月份再次出现负值。
美元指数跌破自2014年7月以来的上升通道,美元唱多大合唱戛然而止。许多人仍在回想,这短暂的一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美元上涨如日中天的时候,一些对于美元来说极其不利的因素已经出现,只不过并没有引起普遍注意而已。原油自去年以来,价格下跌一半有余,其它大宗商品价格自2011年以来一直处于跌势。也就是说,一年以来,以美元计价的全球大宗商品价值萎缩一半以上,由于全世界普遍以美元进行贸易结算,这导致各国对于美元的需求大幅减少。仅以石油贸易为例,按每天5648万桶的国际贸易量(2013年)计算,油价下跌导致的原油贸易所需要的美元每年减少1万亿美元。
实际上,从历史分析,自从1973年和1979年两次石油危机结束以后,美元基本上就结束了它的鼎盛时期,在1985年达到它的辉煌顶点之后,便再也难以继续它过往的光荣,即便是前苏联解体这样的重大变故,也未能帮助美元再续辉煌。
但现在,美元的历史地位今非昔比,不仅油价下跌挑战美元霸权,最重要的是,多元储备货币的兴起对美元的地位提出更多挑战。欧元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立于挑战地位,而人民币作为准储备货币,在过去几年里,其国际地位突飞猛进,对于美元地位起到了渐进式的削弱作用。自从2008年人民币与各国货币进行互换以来,其总规模已经达到了3.1502亿元,随着亚投行进程的推进,这个进程还会加大,可以预见的是,自二战以来,最有能力挑战美元霸主地位的对手已经出现。
美元下跌还与自身近一年的表现有极大的关系。是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导致了全球投资者看多美元,以致美元价格出现了快速上涨,但这也带来更大的问题,那就是美国跨国公司由于汇率造成的损失而利润大幅缩水,美国产品的出口产生了新的困难。一季度,经济复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这反而使耶伦在加息问题上变得更加犹豫不决。笔夫在最近的多次策略表述中,已对美元两个季度内加息非常不抱希望。
其实,美联储加息的最大障碍仍在于低迷的通胀水平,特别是在今年1月和3月份,CPI接连出现负值,一年以来核心CPI也从未达到2%的水平,这对经历了长达几年的零年利率和量化宽松的经济体来说,是非常值得忧心的事情。除非核心CPI连续两个月位于2%的上方,否则短期内加息简直是不可思议的。
笔夫自3月15日通过微信公众号(衍生交易实验室)发出美元可能下跌的警告,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美元下跌幅度超过4%,笔夫发出警告的那一个周末,正是整个行情的最高位置,后来在行情再次回到这一高点的时候,再次在专栏中发文确认将继续下跌。美元指数或许会在93点附近形成比较强的支撑位,是否创出新高仍需观察,但近期单边上扬已无可能。
回想仅在一个多月前,看多美元的呼声此起彼伏,看多之声的一致性可与2011年之前美元崩盘论比肩。其实这正是行情值得怀疑的地方,对于一个独立的思考者来说,不会放过审视这种行情的机会。
很多投资者偏向认为,美元的走势对于整体投资已无关紧要,这也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它对整个金融市场的重要影响恰恰出现在你忽略它的时候,近期商品市场的上涨与美元的下跌就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美元指数从72点涨至100多点,这是本世纪以来最大幅度的上涨。自广场协议以来,其幅度只有1995年到2001年那轮上涨可以类比,当时正是美国十年新经济大繁荣成就了美元牛市。
细心观察美元的走势,还应当熟谙由于美国大选临近,政治生态对于美国公共政策带来的微妙变化,这一点也许留在以后的文章讲述更好一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