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非理性的市场,理性的投资人?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5-12 13:56:00

摘要:我不相信政策市,也不相信改革市,股市就本质而言是资金的博弈,钱多了自然鸡犬升天,钱要少了那就是结构性牛市,钱要再少了只能是熊市了。

非理性的市场,理性的投资人?

  5月7日那天,在上证指数连跌三天之后,我在《地平线》中接着评论大疆无人机获得新融资的事情写下了下面这么一段话。

  “我不相信政策市,也不相信改革市,股市就本质而言是资金的博弈,钱多了自然鸡犬升天,钱要少了那就是结构性牛市,钱要再少了只能是熊市了。所以,就算是三根阴线摆在面前,大家也要好好冷静地分析,钱的松紧有没有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就算有改变,只要不是实质性的就不会有大问题,当然,每个人的预期和答案都不一样,但永远把风险摆在第一位是不会错的。”

  5月10日,央行决定,自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股民笑称,“央妈”在母亲节证明了自己是“亲妈”。

  降息降准的大趋势没有变,这一点和央行在什么时点实施操作没有关系;而指数的上升也要符合重力的原理,不是说涨了又涨,一点都不回头的市场不符合人性。所以,尽管上证指数在央行降息之后报复性反弹了3%,但是我倒越发觉得降息一点都没有改变市场的短期风险,本来需要的调整被打乱,以后怎么走真不好说。

  市场是无法预测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应对或者说是适应。至于这种适应到底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还真不好说。市场出现的非理性的上涨,并不能完全指责每个股民的非理性,研究者早就在论证一个道理,那就是投资者个人的理性行为,如何汇聚在一起变成了集体表现出来的非理性行为。

  在之前对比市场分析的时候,我曾几次提起经济学家华生和广发基金的朱平的观点,刚好这两天他们都对市场再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再给大家分析下,理性和非理性,到底有多大的距离。

  华生依然秉持这一轮牛市就是一个资金牛市的观点,但是找到牛市的理由并不改变他对疯牛的关心,在《上海证券报》的访谈中,他给出明确的提醒是,“谨防疯牛失蹄和踩踏悲剧”。“我个人认为现在市场除了银行等个别蓝筹板块外,已普遍泡沫化。当然,泡沫化的市场是不是就要破裂,这是另外一个问题。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牛市的起步阶段,特别是小盘股有向疯牛发展的趋势。”“股市却在半年中涨幅已经翻了一番,大部分中小盘股票表现得更加疯狂,这不是一个健康的市场应有的表现,是不可持续的。”而“股市过热,对于实体经济不仅没有正面,甚至还有负面作用。”

  所以,华生给出的建议是三招,警示风险、缩小杠杆、让市场发挥作用。“这就像禁止赌博,因为人性有贪婪不理智的一面。”否则,暴跌总是不期而至的。而华生提出的终极办法还是推进市场化改革,建议“与年内的注册制改革相衔接,从每月批量发行改为多批发行或每周批量发行,平衡市场供求,减少企业上市排队时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样,并不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行政干预,也不需要犹犹豫豫地喊话,市场供求就可更好发挥调节作用。”

  作为学者,或者政策制定者的智囊参谋,华生的建议是责任型的,是从社会整体风险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华生是理性的。作为投资者,朱平考虑的是如何为投资人获得最大的投资收益,你很难说朱平不是理性的。

  应该说,朱平用一篇最新的博客文章“失去的巴菲特的美好世界”,为今天变成神创板的创业板加注了一丝理性的色彩。朱平说,巴菲特简单明了易学易行的三个原则,安全边际、护城河、滚雪球,在中国全都变了味道了。因为,最赚钱的创业板公司恰恰都不是这样的。但是,“投资者除了跟踪应变,寻找优秀的创业家,也实在找不到更好的办法”,“这样的世界与巴菲特的美好世界相比是更好还是糟糕透顶,答案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资者如何在现有的投资世界里获得更好的收益。”

  “未来不可预测,唯有更好地应变,更勇敢地面对,更乐观地前进,对才能得以生存。资本在这样的世界里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本能地涌向领先的企业,也许找到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才是资金最安全的地方。这也是创业板中大市值股票表现仍然优异的原因。”

  所以你看,你说那些充满了不安全感、本能地涌向有可能拥抱未来的企业,有可能拥抱未来的企业家的资本,它们就是不理性的吗?真的不好说。

  其实无论是华生还是朱平,他们在之前的各种判断都是期望一个长长的牛市的。我想,如果真的有一个长长的牛市,在牛市之处疯狂一把也是可以理解的吧。毕竟,我们从来就不知道长长的牛市是一种什么感觉,焦躁一点总可以理解。但是,就像朱平说的,“这次业绩增长的动力是转型和创新,时间会比较长,而且更麻烦的是最后的赢家事先很难判断。所以投资者未必要太着急,看准了品种长期来看也许更重要。”

  只有投资者不着急,慢慢来,才可能有慢牛,但是中国的股民着急不着急呢?连公募基金都着急成那样了,我们能不着急吗?可能的一个结果,还是像华生预计的那样吧,赚钱赔钱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投资者行为理性,价格这个指挥棒比任何说教都要管用,股市慢牛的愿望才有可能实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