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碳酸饮料份额逐年下降如何补位?可口可乐在华重启收购

作者:金晓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24 22:13:00

摘要:前浪推后浪,随着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加上茶饮料等其他饮料品类的兴起,碳酸饮料整体行业发展趋势下滑,可口可乐自然也受到这一波浪潮的打击,不再那么顺风顺水。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金晓岩 北京报道

  美国饮料巨头可口可乐无可厚非地在过去的很久时间里辉煌无限,也被其他品类饮料企业争相效仿膜拜。然而,前浪推后浪,随着健康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加上茶饮料等其他饮料品类的兴起,碳酸饮料整体行业发展趋势下滑,可口可乐自然也受到这一波浪潮的打击,不再那么顺风顺水。

  “可口可乐这些年一直在国内寻找可以并购的对象,只要是上了规模的饮料企业都不放过,但却鲜有成功案例。”一位知情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透露。尤其是2008年收购汇源失败,在蛰伏了八年之后,终于在4月17日得手厦门粗粮王饮品有限公司,进军植物蛋白饮料。

  拿下厦门粗粮王饮品

  4月17日,可口可乐中国宣布计划以现金全资收购厦门粗粮王饮品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该公司为香港上市公司中国粗粮王饮品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拥有其在中国的饮料生产和销售业务。此项交易作价约为4亿美元。

  据了解,厦门粗粮王总部位于福建厦门,其畅销产品包括“中绿粗粮王”品牌的绿豆、红豆、核桃等多种口味的植物蛋白饮料。此外,可口可乐除了收购中国粗粮王厦门公司资产外,粗粮王泉州公司、天门公司、河北公司的相关资产也在出售范围内,一并打包装入厦门公司内。

  根据协议,可口可乐在签约后将会向粗粮王汇入2000万美元作为收购定金。作为出售事项之一部分,中国粗粮王将把粗粮饮若干知识产权,包括“中绿粗粮王”商标等出售给可口可乐。

  尼尔森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健康饮食、健康生活环境下催生出了新一轮消费理念。传统的碳酸饮料销售下滑已经不可逆转,而蛋白饮料、凉茶饮料、植物饮料正在崛起。

  从软银投资中国粗粮企业德御坊,到如今的可口可乐并购厦门粗粮王,都说明了食品企业已经意识到中国饮料市场粗粮新品元年已经到来。”营销专家肖竹青如此表示。

  沉寂后首笔并购

  2014年公司净营收459.98亿美元,比2013年的468.54亿美元下滑2%;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70.98亿美元,比2013年的85.84亿美元下滑17%。第四季度的净利润同比下滑更是高达55%。这就是可口可乐交出的2014年全年业绩的成绩单。

  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业内对这家饮料大王未来命运走势的研判。当可口可乐碳酸饮料份额逐年下降时,如何补位快速丢失的市场份额,是摆在可口可乐面前的一道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国际碳酸饮料巨头,可口可乐一直希望在中国找到一个本土产业作为落脚和支撑点。第一次,可口可乐选择汇源果汁作为对象,那时对于外资收购缺少理性思考和对待的国人,从上到下80%以上都在反对这个收购。而当时国内饮料巨头娃哈哈的宗庆后的反对声比较大,这起收购案最终以失败告终。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这些年,即便收购汇源失败之后,可口可乐也没有放弃在国内寻找并购对象的信心,只要是上了规模的饮料企业,可口可乐都不会放过洽谈的机会。最终,在蛰伏了八年之后,成功收购了厦门粗粮王饮品。

  在业内看来,产业的集中化已经在所难免,自己开拓新产品会遭遇百事可乐立顿茶的尴尬,所以并购成熟的企业将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可口可乐是现金流非常充裕的公司,完全有可能继续在中国推进并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