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资产证券化时代的牛市定律

作者:笔夫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17 22:47:00

摘要: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现有资产的未来收益折现的方法,老百姓手里唯一不缺的是现金,他们缺的是能够产生持续收益的投资工具。

资产证券化时代的牛市定律

笔夫
    2014年是中国后工业化元年!
    这一年,中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而这是工业化与后工业化的分水岭。
    而凑巧的是,中国的牛市从这一年年中开始启动了。
    伟大的牛市,为中国后工业化而生!
    回顾各大发达经济体,美国在上世纪50年代服务业超过制造业,从而过渡到后工业化时代,法国在上世纪60年代完成这一任务,日本和德国在上世纪80年代相继完成这一任务。
    后工业化社会,投资首选金融服务业。为满足衣食住行而存在的经济,越来越缺乏内生性的成长动力,我们不得不承认,2008年以后,中国在基础设施和企业投资扩张方面的步伐显然是太大了,以至于让我们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反思,为了简单的衣食住行的发展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增长方式是不是值得的。幸运的是,这一点在中国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的共识。从政府到普通百姓,越来越追求更加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不过,尽管对四万亿存在众多的异议,但是客观上,自2008年以来,疯狂的投资导致了全社会存量资产的急剧扩张,这些资产并没有在社会经济中产生应有的财富效应,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发展,其实只需要将这些资产证券化即可,它所产生的财富效应远远超出它在实体经济产生的收益本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方面蒙受GDP增速下滑的痛苦,另一方面却仍有足够信心来坚信中国未来发展和中国股市走强的原因。
    资产证券化,就是把现有资产的未来收益折现的方法,老百姓手里唯一不缺的是现金,他们缺的是能够产生持续收益的投资工具。无论是股票还是银行信贷资产,资产证券化的意义在于,它是实体经济的升华,实体经济在春季播种,而资产证券化是秋天的收割机。时效比无可比拟。通过资产证券化,投资者获得了可以增值的资产,而卖方则获得了流动性,这些流动性都会归结到银行那里,银行有本事将这些流动性的杠杆再放大十倍。这,就是解释目前牛市的最根本原理之一。
    从2003年开始,中国的重化工业呈现勃勃生机,但是最后的驱动力和利润都落在了房地产业身上。尽管经历了几轮救市,但是房地产业的活力不再,内生性的利润驱动已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金融业,而这正是一个服务型社会的核心所在。过去十几年,政府和银行业向房地产业收租金,未来十年,是服务业向制造业收租金,金融服务业向整个服务业收租金,券商行业向整个金融行业收租金。所以实行分业经营的经济体,未来一定是券商为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