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上海
摘要:没有任何悬念,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正如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限购限行蔚然成风、排放标准持续升级、营商环境继续恶化,当然,也包括政治经济生态的微妙改变。
■寇建东
没有任何悬念,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正如狄更斯的那句名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限购限行蔚然成风、排放标准持续升级、营商环境继续恶化,当然,也包括政治经济生态的微妙改变。
从企业内部看,在本世纪初那轮合资热潮中诞生的合资汽车公司至今已度过了自己10岁生日,比如成立于2005年的北京奔驰、一汽马自达,又如十一二岁的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即便搭上合资末班车的品牌,也有了至少2年可以书写的历史;当然,在更为强劲的合资大潮中(上世纪90年代)诞生的那批合资车企,至少已在中国车市淫浸了近20年,甚至更久。
我们把那些成立至少15年以上的车企定义为“守成者”——因为进入中国市场较早,自然也就奠定了各自的江湖地位。某种程度上,这是好事儿,因为更理解中国、理解中国市场;但另一方面,格局初定之下,惯性思维也日渐形成。但面对“中坚派”和“新锐人”的冲击,他们不得不拿出“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的智慧与谋略。
在“守成者”之下,是成立10到15年的“中坚派”。如果说这类企业是中国汽车的幸运儿的话,那么最大的幸运当属他们在合资公司成立之时就赶上了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的好日子。在中国汽车工业这一大家庭中,这类企业数量最多,也正日益成为中国车市的中坚力量。
最后出场的是“新锐人”。这类企业的历史大都不过三五年,他们赶上了中国汽车工业合资的最后一班车。由于进入时间晚,尚无法左右市场格局,但并不妨碍“小荷才露尖尖角”。只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怎样生存与发展才是对他们最大的考验。
如何自内而外、由里及表地破局这一最坏的好时代,2015上海车展各家的表现或许能给出答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