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色经济成就梦幻股市
这样的牛市,简单、粗暴、没有文化、毫无技术含量!但是,我喜欢!有人高度怀疑她,曰:实体经济好差!
差在哪里?他们言之凿凿:山西的煤矿关门了,钢铁卖不出去了,发电量下来了,诸种云云。
笔夫不以为然:中国经济很好,非常好!有史以来最好!未来会更好!
日前,上海浦东时代金融中心20层,笔夫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中国经济已经消除了发展过程中所有瓶颈,它将真正进入史诗般的、梦幻般的发展年代。如果你不仅仅用GDP增速这个数字来评判的话。
回望过去,中国经济在各个不同的阶段均有一个硬约束,使这个经济体难以随心所欲般飞扬。上世纪80年代,我们缺资本,上世纪90年代缺基础设施,本世纪00年代缺资源,而现在,这一切一去不复返!
中国早已完成了资本积累,资本形成毫无问题,而且未来还可能成为最重要的资本输出地之一。这真是恍如隔世!上世纪80年代,一个操着港台腔的皮包客在广州和深圳轻而易举地就可以拿地建厂,因为那时候的中国太缺钱了,但是,现在中国的资本早已在全球各地扎根。亚投行的建立则是另一个标志,尽管中国仍是最大FDI接受国,但是它已经准备好,替代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三个传统的资本输出中心,而成为全球最重要的资本输出国。
基础设施不再是瓶颈。上世纪90年代,山西的煤运不出来,大连的玉米运不出来,新疆的瓜果也运不出来,铁路局长批出来的车皮条子就是硬通货。经济学家经常说的木桶理论认为,决定水桶容量的不是木桶最长的那几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一块,而交通运输就是这一块。“要想富,先修路”就是当时的写照。但欠账太多,政府为此急得团团转,朱镕基总理倾其财力,力排众议修了京九铁路,亦是杯水车薪。但是,20多年过去了,在中华大地上,修筑过万里长城的炎黄子孙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修建了全世界位居前列的高速公路网,然后又仅用了五六年的时间就建成了全世界最为庞大的、无与伦比的先进高速铁路网,使之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前进的基础和动力!与此同时,电力、通信诸多领域也复制了同样的奇迹。可以说,在当今中国,基础设施已不再是经济增长的拦路虎。
本世纪00年代,中国逐步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但是,中国对大宗商品的强烈需求导致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而国内的供应捉襟见肘,对进口原油的依赖度超过60%。暴涨的资源品不仅导致了中国国内的通胀,而且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给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隐患。幸运的是,这一轮大宗商品的超级牛市终于过去了,铁矿石、原油和其它大宗商品的暴跌让诸多中国的制造业倍感舒适,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真正的甜点区。
金融服务业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潜力预设了更多的空间,股市制度日趋完善,创业板、新三板的建立,银行服务能力的增强,都为企业成长提供了便利,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中国消费能力是未来全球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中国的购买大军早已在全球各地掀起波澜,显示了强大的购买力。但是目前国内零售仍不到GDP的30%,与美国60%多的比例相去甚远,中国在“十三五”期间只要把这个数字鸿沟填平,超越美国GDP规模就指日可待。
从资本形成、基础设施、资源品、金融服务和消费能力等诸多方面,中国经济已经消除了所有的瓶颈障碍,这种境况从未有过,接下来的,就是义无反顾地做多中国!
煤矿关门不算什么,或者说,它本来就应该关掉,中国能源结构应该迅速向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转换!用电量下降更无需杞人忧天,中国服务业在2013年就已超过48%,2014年肯定超过了50%,这个数字表明,中国已经悄无声息地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一些“外星人”仍然用工业化时代的评判标准来看后工业化时代的经济,无非成为笑柄而已。用石头、水泥和钢材来堆砌GDP的时代行将过去,中国每诞生一个阿里巴巴,就可以买下整个山西。看着电梯里上上下下、体面工作着的快递员,想着过去年代里蹲在建筑工地里啃冷馒头的农民工,笔夫倍感慰藉——经济转型受益最大的是我们的人民。
牛市反映的是现实,也是预期,那些拿着煤矿钢材来证明经济不行的人,不是无知就是在无耻地为利益集团代言,他们试图证明中国经济不行,以此要挟,试图让决策者再次犯错,笔夫相信,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中国经济处于历史上最好的时期,我们应当清醒地珍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