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慈善成为一种习惯

作者:李 蕾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30 18:41:00

摘要:访“新叶工程”形象大使杨若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 蕾 四川报道

   不久前,戏里戏外都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杨若兮出现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公益活动现场。由成都市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华夏时报社联合主办,旨在解决残疾人就业难题的“新叶工程”日前在成都正式启动。在活动中,杨若兮从主办方手中接过了“新叶工程”形象大使的聘书。她表示,参与公益事业一直是她的愿望,这次活动就是要把互助的理念传达给更多的人,也希望自己能影响到更多人关注残疾人群体,特别是在“5·12”地震中致残的残疾人。

你快乐,我快乐

    杨若兮此次是带病参加“新叶工程”公益活动。在参加仪式前,杨若兮观看了由残疾人表演的舞蹈,曾经也是一名舞蹈演员的她,深知练舞的艰辛,残疾人出色的表现深深打动了杨若兮,让她热泪直流。杨若兮表示:“作为一个川籍演员,能参加这样的活动觉得特别有意义。去年的‘5·12’地震让很多健全人成为了残疾人,‘新叶工程’给他们提供了创业基金,让他们以后能靠自己的劳动过上更幸福的生活,我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好。我今后会积极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也希望残疾人朋友能够振作起来,大家共创美好的生活。”
    启动仪式后,当记者问杨若兮对“慈善”一词如何理解时,她说:“我觉得做慈善受益者是双方。首先被帮助的群体会得到资助,很可能会帮助他们更快地走出困境,影响他们一生;其次,帮助别人的人也会从中得到心灵的宁静和快乐。所以我觉得慈善不仅是财富均匀分配的另一杠杆,更是让人们都获得多一点快乐的行为方式。作为一位演艺工作者,即使做一点事也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参与,我觉得做慈善对我们来说就显得更有意义了。”杨若兮表示:“在‘5·12’地震之后,我跟孙楠、文章、谢娜等第一时间赶到了重灾区绵阳探访学校的小朋友们。当时还有余震,我们在宾馆睡到半夜后被疏散,我们就拿着被褥跟群众们一起睡在了大街上。但是第二天小朋友们还坚持上课,看见我们来还露出了灿烂的笑容。那次经历我毕生难忘,不是因为在大街上睡了一晚,而是觉得自己的到来给灾区的小朋友带来了快乐,哪怕是一点点,我也觉得非常欣慰。”这件事情对杨若兮的触动很大,也让她更坚定了做公益事业的决心。

让被助者受益终生

    了解杨若兮的人都知道,她不仅是小动物保护协会的爱心大使,也是首都绿色形象大使,还被评为灾区孩子最喜爱的慈善明星。当记者问到她身兼数职会不会与工作有冲突时,她表示:“参加慈善活动会占用一定的工作休息时间,但是我觉得只要有心就不会冲突。很高兴的是,目前国内的慈善行为越来越成气候了,特别是地震之后,参加慈善活动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我希望做慈善能成为一种习惯,而不是当做一种责任甚至是负担。”杨若兮告诉记者,她特别喜欢小猫小狗,她还是小动物保护协会的爱心大使,但是因为2008年工作太忙,各项活动几乎一天都没停过,所以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没有预想的多,觉得挺遗憾的。希望日后一有时间就做一些公益事业。
    “俗话说‘助人为乐’,我觉得很有道理。做慈善活动让我自己也获得了很多的快乐。”杨若兮表示,“我觉得只要是做善事就没有必要讨论低调和高调的问题。有的明星低调做了善事不希望曝光我们应该理解,而有的明星高调呼吁大家参与也可以理解,因为助人为乐都是好事,公众没有必要苛责明星究竟要怎样去做慈善。”
    当记者问她为什么会选择参与“新叶工程”的公益活动时,杨若兮说:“我特别欣赏‘新叶工程’‘授之以渔’的慈善概念。以往的慈善活动捐钱捐物可能只会解决燃眉之急,‘新叶工程’给残疾人提供创业基金和创业模式,帮助他们靠自己也能生活得很幸福,我觉得这是慈善活动的进步。”她说“授之以渔”是慈善事业今后发展的好模式。它能让被捐助者受益终生,这应该是以后慈善发展的方向。
    杨若兮向记者表示,此次能做“新叶工程”的形象大使感到特别荣幸。除了这次出席启动仪式外,她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只要主办方有需要,我将会尽最大努力协调我的时间参与到接下来的活动中。”杨若兮最后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