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净利近300亿 一汽夏利遭★ST 两车企2014财年交卷
摘要: 4月3日,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2014年年报。公告显示,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00.01亿元,同比增长1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73亿元,同比增长12.78%。在此基础上,上汽更将派发百亿红利。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4月3日,上汽集团(600104.SH)发布2014年年报。公告显示,201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300.01亿元,同比增长11.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73亿元,同比增长12.78%。在此基础上,上汽更将派发百亿红利。
就在3天前,同样备受关注的一汽夏利(000927.SZ)也发布了2014年年报,16.5亿元的巨额亏损与上汽集团形成强烈反差。这是继2013年亏损4.8亿元之后,一汽夏利连续两年亏损。4月2日,深交所对一汽夏利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目前股票简称已改为“*ST夏利”。
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两家上市公司的境遇已再恰当不过,而2015年或许也将成为两家车企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上汽频发利好
与半年前6.4倍的市盈率相比,上汽集团如今已将市盈率提升至10.36倍。实现了2014年度的完美收官,上汽集团4月8日又发布三大利好消息。当天,上汽集团股价被快速拉升,涨幅一度突破2%,收盘价为26.20元,涨幅达0.42%。三大利好消息可以简单解读为“互联网”、“保险业”和“国企改革”三大关键词。
4月8日,阿里集团宣布整合旗下汽车相关业务,成立阿里汽车事业部。这是继阿里集团与上汽集团合资设立10亿元“互联网+汽车基金”后,该项目的最新进展。阿里汽车事业部首任总经理王立成表示,双方将合作推进“互联网汽车”开发和运营平台建设。
同一天,上汽集团旗下上海汽车保险销售有限公司(简称“上汽保险”)业务平台正式启动运营。据悉,上汽保险的服务将覆盖上汽集团旗下自主品牌及合资品牌,包括荣威、名爵、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大众、斯柯达七大乘用车品牌,未来更将在全国范围内覆盖所有乘用车和商用车品牌。
毫无疑问,为了实现向“头脑型”公司的转型,上汽“互联网”和“汽车金融”两项新业务已初现雏形。而借助国企改革之势,上汽又将获得最大的隐形利好。4月8日晚,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上海市国资委《关于无偿划转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所持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份有关问题的批复》,同意上海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将持有的本公司33440.8775万股股份无偿划转给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资料显示,国际集团和国盛集团是上海两大国资流动平台,其中国际集团旗下以金融资产为主。
“国有股无偿划转,是为进一步资本运作做好准备。推动国资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最大的隐形利好。这是上海国企改革提速的信号,国企改革或许将成为上汽值得期待的下一个亮点。”汽车分析评论员张志勇认为。年报显示,2015年上汽集团计划实现整车销售超过620万辆,预计营业总收入达到6970亿元。
*ST夏利难自救
接连而来的利好消息对上汽似锦上添花,而2014财年的巨亏对*ST夏利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两年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这让*ST夏利元气大伤。按照目前的退市制度,连续3年亏损的上市公司将被强制退市。因此,今年成为一汽夏利的保壳之年。
在年报发布的当天,一汽夏利管理层对外宣布了六大措施自救:强化商品力、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不断推出新的产品以适应市场发展的新变化;提升管理水平;加强资产处置及整合力度;天津一汽丰田的新产品上市;足够的流动资金支持。只是这六大自救措施,哪一条对一汽夏利来说都并非轻而易举能实现的。
4月4日,*ST夏利发布的《关于控股股东承诺事项的公告》称,“一汽股份公司不能在收购完成之日后3年内,彻底解决一汽轿车/一汽夏利公司与一汽股份下属企业的同业竞争问题以及一汽轿车与一汽夏利公司之间的同业竞争问题。” *ST夏利想要借助一汽整体上市实现脱困,也已成为泡影。从2012年4月6日一汽股份完成对夏利的收购,如今3年之约已过,对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一汽夏利也仅表示,“一汽股份公司拟在条件成熟时,启动此项工作,履行相关承诺。”“现在看来,夏利与一汽的整合是失败的。”民族证券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曹鹤认为。
而未来一汽能否整体上市,似乎都已难改夏利的颓势。一汽夏利公布2014年年报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报告中提示“流动负债高于流动资产”,对夏利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截至2014年,一汽夏利流动资产为13.89亿元,而流动负债达46.16亿元;其中,短期借款高达近20亿元,应付账款和应付票据合计也接近20亿元。
自主均待破题
不管上汽如何如鱼得水,一汽夏利怎样举步维艰,“自主乏力”都是各自绕不开的难题。
2014年,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产销量分别为18.5万辆和18.0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0.31%和21.62%,是除依维柯业务之外下滑最为明显的板块。这在上汽超过560万辆的年产销规模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显而易见,上汽的利润依然主要来自于合资品牌的贡献。
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曾表示,上汽乘用车此前在市场上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的最主要原因在于新品推出时间过慢以及核心技术上未能全面突破。记者从上汽方面了解到,目前上汽自主品牌乘用车A架构开发项目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动力总成技术自主研发能级也已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能力进一步加强。上汽计划在2020年,自主品牌实现年产销100万辆的目标,其中新能源将分担20万辆。
而曾为“小车之王”的一汽夏利更是挣扎已久。面对巨亏,一汽夏利表示,“由于公司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未能跟上汽车市场需求和宏观环境大幅变化的步伐,2014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亏损。”年报披露,一汽夏利旗下品牌中夏N3、N5及威志V5轿车销量下滑,2013年推出的夏利N7未能达到销售目标,骏派D60由于上市日期推迟导致产销规模大幅下降。一汽夏利表示,计划在2015年二季度推出全新夏利N7。
去年3月,一汽夏利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一直关注新能源动力及节能技术的研发,公司具有双燃料汽车的生产资质,与一汽集团新能源公司联合开发的纯电动汽车已在小批量试运营。或许短期内一汽夏利可以借新能源汽车获取的政府巨额补贴来缓解,但“如果传统汽车做不好,指望在新能源汽车上实现一步跨越是不现实的”,这是此前工信部部长苗圩的一席话。想借新能源车市场为自主破题,对一汽夏利来说仍是一道难题。
无论是在资本市场,还是在汽车领域,对车企来说,“与时俱进地造好车”才是不变的生存真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