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6年来首亏 提取27亿评估准备金 太保产险期待绝地反击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4-03 23:07:00

摘要:一直以稳健经营著称的中国太保,在3月30日晚间交出2014年业绩报告,其总投资收益率高达6.1%,成为沪港两地上市保险股中最好的公司,虽然旗下最重要的产险业务6年来首亏,但瑕不掩瑜,11家券商给出了“买入”的评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一直以稳健经营著称的中国太保,在3月30日晚间交出2014年业绩报告,其总投资收益率高达6.1%,成为沪港两地上市保险股中最好的公司,虽然旗下最重要的产险业务6年来首亏,但瑕不掩瑜,11家券商给出了“买入”的评级。
机构看好太保什么
    “对于一只保险蓝筹股,如果没有实质性的业绩支撑及对行业前景的看好,我们不会轻易给予一家公司买入评级。事实上,在太保管理层针对券商机构的发布会上,行业分析师围绕的问题不仅在于产险承保亏损的主因,还有它年报中更深入的细节。”4月1日,一位参加太保分析师会议的券商保险分析师透露。
    据了解,同时在3月31日上午举行的太保业绩分析师会议,持续时间比原定延长了近半小时,太保旗下产寿险资产管理以及健康险、养老险、农险业务都成为分析师关心的话题。 
    可以看到的是,太保寿险去年业绩相当亮丽,归属母公司净利润高达90.84亿元,同比增长46.1%;总投资收益率达到6.1%,成为沪港两地保险股中最好的险企。而对于能夺得如此高的总投资收益率,太保资管总经理于业明也在当日业绩发布会上透露,这和资本市场的火爆分不开,太保投资中权益组合,其业绩超越沪深300指数的表现。
    记者发现,和其他几家上市险企去年权益类投资比例上升不同的是,中国太保去年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反而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但是沪深300指数去年从2400点涨到3500点,涨幅接近50%,这也意味着太保权益类组合去年的投资收益可能超过50%。太保集团副总裁潘艳红在发布会上坦承,基于权益类资产收益率波动较大,从稳定性的因素去年进行了适当减持。
    “太保去年牢牢锁定了资本市场的收益,这是虽然太保产险承保亏损,我们依然看好其股价的重要原因。”4月2日,一家持有太保数百万股A股的公募基金负责人受访时告诉记者。
    有分析师指出,在A股四家保险股中,太保可能最受益于税延型保险和国企改革政策的开闸。一方面,预计“上海递延养老试点”将于2015年正式实施,上市险企中总部位于上海且旗下有长江养老的太保最为受益;另一方面,国企改革如火如荼,隶属上海国资委的太保将最为受益。
提取评估金影响利润
    太保产险6年以来首次出现承保亏损,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仅为10.37亿元,同比下滑竟然超过60%,这也是太保产险业务让外界吃惊的原因。
    其年报数据显示,太保产险前五大险种均未能实现承保盈利,太保产险2014年综合成本率上升4.3个百分点至103.8%;车险业务实现收入731.75亿元,同比增长14.6%,综合成本率102%,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非车险业务收入198.51亿元,同比增长10.9%,综合成本率112.6%,同比上升14.2个百分点。
    记者发现,3年前太保产险的盈利曾经创下历史新高,2011年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仅为93.1%,是所有产险公司中综合成本率最低的。而之后两年太保产险的综合成本率连续攀升,2012年达到95.8%,2013年这一数值达到了99.5%,逼近承保亏损的临界点。
    不过,也就是在2014年,太保产险业务提取了高达27亿元左右的评估准备金,而仅仅这部分资金,就推升了太保产险综合成本率3.6个百分点,如果剔除评估准备金,那么太保产险去年利润不至于下滑如此多。
    针对产险业绩的不佳表现,高国富在2014年年报中直言,除准备金评估变化因素影响之外,太保产险在发展策略、风险选择、理赔管控等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下一步太保将加大综合成本率管控力度,一方面加强承保的风险选择,优化前台费用资源配置;另一方面加强理赔管控,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同时改革产险经营体制和机制,持续完善车险、非车险和农险三大业务板块的闭环管理体系,加强垂直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经营,继续加强新市场新业务的开拓。太保董事长高国富还表示了对农业险市场的看好,称农业险未来将会成为太保产险除车险之外第二大业务。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2月,中国太保发布公告称,太保财险原董事长吴宗敏先生因工作安排需要提出辞职,选举顾越为太保财险第五届董事会董事长。
    顾越现任中国太保常务副总裁,及旗下寿险、产险、资管公司董事,在业务一线、审计、人力资源、董秘等岗位都曾有过历练,属于中国太保的“老人”,对于中国太保的内部结构及优劣势应该都了然于心。在业内人士看来,太保2014年的产险业绩已经差到“极致”,2015年的产险市场,太保只待绝地翻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