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总是重复,主角不同而已 蓝思会不会成为创业板的中石油?
摘要:创业板近期的走势就是一种赶顶的走势,而有恃无恐的前提就是等待蓝思这样的巨无霸的亮相,如同当年大家期待中石油一样,一旦登台,悬念尽失,热情冷却,便百无聊赖,行情也就偃旗息鼓,躁动也就踏实安静。
蓝思科技会不会成为中石油第二或者说是创业板中的中石油呢?
种种迹象表明,这种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尽管99%的投资者包括水皮在内此前对于蓝思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但是这并不妨碍这家即将IPO的公司一夜之间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公司创始人周群飞的经历也被不少人津津乐道,70后,个人奋斗,豪门恩怨几乎集中所有江湖八卦的素材,中国女首富的标签更让这些传闻具备了狗血剧情。非常巧合的是,就在蓝思网上认购的凌晨,美国的苹果公司发布了APPLE WATCH 等系列新品,而蓝思正是苹果中国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蓝思生产的手机和平板视窗防护玻璃目前占市场份额的20%左右,苹果和三星都是其下游的主要的客户。虽然苹果的鼎盛时期好像已经过去,但是对于一家在创业板上市的中国公司而言,苹果概念已经足够了,更不用说以创业板的规模而言,蓝思是个毫无争议的巨无霸,首先是营收规模已过百亿,其次是利润达11亿稳操胜券,再者是发行规模6700万股左右也是数一数二。当然,周群飞的一股独大也是相当的刺眼,发行前周实际拥有蓝思的90%,公众股发行不超过10%,发行之后周实际控制的股权依然达87%左右,至少从表面的数字看是和中国法律相冲突的。按照规定,公众公司的上市标准就是公众股不少于25%,变通算不算违法,这个疑问有待证监会解读。
万般宠爱集一身的蓝思科技,发行价定得不算高,22.99元的价格对于2014年新股发行后每股1.75元利润而言可以讲是低估,市场上有可比性的公司平均市盈率是32倍,如此计算,开盘价就在56元以上,这还没有计算炒新的因素。按保守的估计,蓝思会替代乐视网成为创业板第一股,从投资者打新的狂热看,和当年申购中石油完全有一拼。遥想当年中石油的申购可以用惊天地泣鬼神来形容,以中石油当年的利润而言,几乎所有A股公司都成了垃圾,而当年狂升不止的原油价格也为中石油的发行火上浇油,更拜托当年港股直通车闹剧将中石油H股推到了20港币之上的价位,中石油的A股发行价居然被市场化为16.6元人民币,开盘更是达到48.60元的天价,有感于当时的疯狂,水皮杂谈专门推出《中石油是馅饼还是陷阱》,提出中石油的开盘价会在50元附近,这是一个历史天价,一个你活着再看不见的天价,中国股市要重新起步必须等翻过中石油这一页,结论就是像远离毒品一样远离中石油。事实上,中石油的走势比所有悲观的预测都要悲惨,开盘48.60元最高48.64元,之后一路狂跌,最后打到6元左右,不及开盘的零头,当年江湖流行最热的就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投机泡沫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会有炒作的主流,创业板从去年开始的炒作围绕的就是移动互联网,包括手游、视频、移动穿戴,载体主要就是智能手机,苹果无疑是其中的标的,而苹果产业链的中国公司也是替代标点。不炒作无泡沫,但是泡沫终究有破的一天,中国的创业板公司没有太多的科技型创新公司,主体依然是制造业的配套公司,包括像蓝思这样的,平均达70倍的市盈率和主板6124点的水平是相当的,自然风险也是相当的;而泡沫的破灭,特别是阶段性破灭又往往跟标志性公司上市相关,中石油上市刺破A股泡沫,Facebook上市刺破纳斯达克泡沫,阿里巴巴上市导致道指一度大泻8%,创业板近期的走势就是一种赶顶的走势,而有恃无恐的前提就是等待蓝思这样的巨无霸的亮相,如同当年大家期待中石油一样,一旦登台,悬念尽失,热情冷却,便百无聊赖,行情也就偃旗息鼓,躁动也就踏实安静。
故事总是重复,主角不同而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