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引擎’和‘两个清单’冲击了我” 冯俊:用负面清单管理科研经费
摘要: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坦言:“报告没有报流水账,没有面面俱到,很简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锋 两会报道
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日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冯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坦言:“报告没有报流水账,没有面面俱到,很简炼。”
冯俊表示,2014年的工作可用一句话概括,稳中有进。“稳”表现在增速稳、就业稳、物价稳;“进”体现在几个方面:经济结构有新的优化,经济质量有新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新的改善,深化改革有新的突破。
《华夏时报》: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2015年工作要点,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冯俊:报告中“双引擎”和“两个清单”冲击了我。先说“双引擎”,李克强在此强调了两个引擎,即改造传统引擎和打造新引擎,既要激发传统经济的活力,同时要加强新经济引擎的引领作用。
报告说,当前经济增长的传统动力减弱,必须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大政府对教育、卫生等的投入,鼓励社会参与,提高供给效率。这既能补短板、惠民生,也有利于扩需求、促发展。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
《华夏时报》:为什么说对您造成冲击?
冯俊:总理强调经济要靠“双引擎”,两者不可偏废,这很重要。不要以为一提创新,便偏重于新,把传统动力轻视了。针对拉动力减弱的传统引擎,未来我们要着力激发它的活力。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各区域的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很多地方的发展相当长时间内仍然要依靠传统经济,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其活力,让经济继续发展。
总理在报告中提到很多举措,如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城市地下管网等民生项目,中西部铁路和公路、内河航道等重大交通项目,水利、高标准农田等农业项目,信息、电力、油气等重大网络项目等。这些投资,实际上都是增加公共产品供给。
而在加强新引擎方面,要用创新驱动发展,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大有作为。在谈到创新时,总理有一个新的提法“中国制造2025”,强调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这个说法让我们印象深刻。
此外,“两个清单”也是报告中的亮点。它实质上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一方面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另一方面,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的关系要处理好。
“两个清单”,即从市场准入的角度,实行负面清单,法无禁止即可为,给市场更大的自由度和空间。而对省级政府实行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即行政部门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两个清单”,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原则。
《华夏时报》:您在今年两会也提交了一份跟“负面清单”有关的提案,请您介绍一下。
冯俊:我提交的提案建议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改进科研经费管理。2014年,我国的科研资金投入总额仅次于美国,中央本级财政预算的科研资金达2580亿。国家对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日趋严格,但具体实施细则过于刻板或僵化,在实际操作中反而滋生了更加令人担忧的后果。我的议案借用了“负面清单”的概念,谈优化科研经费的管理,简而言之是,建议将以往的“正面清单+事前审批”的管理模式转变成“负面清单+事中监管和事后审计”的管理模式。
当然,它也属于简政放权的范畴。我建议只规定科研资金不能干什么,不用具体管它能干什么。比如规定:不得采购与项目研究无关的设备,不得列支与项目研究无关的差旅费,不得利用项目经费开展娱乐活动,不得突破按照项目规定的人员费用支出的大比例等等框架性约束条件,而不再罗列具体用途。
《华夏时报》:请您评价一下当前社会诟病较多的学术造假和科研经费腐败现象。
冯俊:学术造假属于学风问题,学术圈有“学风建设委员会”,应发挥其作用,进一步加强学者的道德教育。同时,还要健全处罚制度,通过舆论和制度来监督、约束。
至于涉及科研经费的腐败问题,我认为,在依法追究违法者责任的同时,也应从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上反思,修订或完善现有制度,使之既能发挥科研经费激发学者创新研究、追求优质学术成果的作用,又能堵塞管理漏洞,预防科研经费腐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