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四个全面”:主动性的顶层设计

作者:赵信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5-03-04 23:11:00

摘要:3月3日下午,全国“两会”正式在北京拉开帷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成为今年“两会”上的参政议政者,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

“四个全面”:主动性的顶层设计

■赵信


    3月3日下午,全国“两会”正式在北京拉开帷幕。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成为今年“两会”上的参政议政者,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在今年的“两会”上,“四个全面”将得到彻底深入的领会和探讨,这个构想的各个方面将得到进一步的落实。可以说,“四个全面”已经成为今年“两会”的主旋律。
    去年11月在江苏的一次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四个全面”。近期《人民日报》又连续刊发评论员文章,全面阐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成为全社会的目光聚集所在,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指导理论的一个新飞跃。
    可以说,“四个全面”继承了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一系列思想探索的成果,是改革开放理论在新时代的延续与发扬,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增添了活跃的新思维。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到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再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经历了一个逐渐成形的过程,是新的改革探索的成果总结。
    “小康社会”这个概念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经被提出,它反映了对中国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目标的认识。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表述就已经把这20年设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机遇期,“四个全面”战略则进一步将这个目标落实和具体化,体现了改革总体战略构想的延续性。显然,小康社会是融合了经济、政治与文化意涵的综合目标,是要实现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部分地区的发展,而是全国的综合发展;不仅仅是老百姓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是民众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也就是习近平所说的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而小康社会的建成需要改革,需要法治,需要从严治党。
    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则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轮”,构成相互配合的整体,推动社会向着小康的目标迈进。两年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真正落到了实处,各个领域的改革衔枚疾进,包括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大力反腐,提升政府透明度和服务水平,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等等。用官方媒体的话说,从推进公车改革到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许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改革方案真刀真枪推进了,改革的突破性是前所未有的,而进一步深化改革,则需要继续保持这样的勇气、魄力和智慧。
    全面实现依法治国,是对依法治国战略的进一步阐释。依法治国既是对政府的要求,也是对企业、社会组织与公民的要求,目标是让所有社会主体在规则构筑的轨道上有序运行,让国家的各项事业实现高度的法治化。依法治国还意味着司法改革继续走向深入,让民众真正感受到“看得见的正义”,从而在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之后,进一步推动社会走向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
    这些工作都离不开执政党自身领导力的增强。执政党是整个改革与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强化这个核心,增强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两年多以来,不断深入的反腐倡廉工作改变了官员工作作风,净化了执政党的队伍,增强了民众的认同感,凝聚了全社会锐意改革与发展的共识。未来,从严治党的工作将进一步走向深入,增强创造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四个全面”反映了科学的问题导向和辩证意识,反映了领导层的全局观和系统思维,四个方面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建成小康社会是发展目标,改革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动力,依法治国保障我们构建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从严治党提升执政党的领导力。这个战略全面地反映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互动关系,从系统整体性的角度来解决中国经济腾飞之后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是未来全国各项工作的新指针。
    “四个全面”引导经济走向新常态。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向着适应新常态过渡的转型时期。资源、环境、人口结构的约束都要求中国创新经济增长方式,贫富差距拉大的现状呼吁普惠性包容性的增长。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只能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实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生态需求的平衡。
    “四个全面”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治国理政思路,致力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政府和市场要厘清各自的职能,结束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保障人民的财产权利和自由权利,让所有人都享有基本的尊严,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在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达成和谐的平衡关系。
    “四个全面”战略既回应了民众的改革呼声,也体现了执政党主动性的顶层设计与规划,是当前上层和下层达成的改革与发展基本共识的反映。它是一个宏大的民族复兴战略布局,将团结全国民众,共同实现“中国梦”。目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传统和新型风险呈现交织态势,各种周边和全球性问题都需要新的应对思路,需要全面的国家战略来引导航向,完成民族复兴的历史大任,而“四个全面”战略正是对这一需求的回应。可以预见,“两会”将深入发掘“四个全面”的意涵和价值,实现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战略性重构。
(作者为资深财经媒体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