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中国人应适度超前消费

作者:牛元元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25 20:42:00

摘要:访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李卫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牛元元 北京报道

   一季度宏观数据出台之后,中国经济刺激计划已经进入第三阶段,激活民间投资,拉动国内消费,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讲,发展中的信用卡业务对于拉动国内消费,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带着这样的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工商银行牡丹卡中心总裁李卫平。
    《华夏时报》:信用卡消费模式对于拉动内需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李卫平:我觉得在扩大内需方面信用卡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要从信用卡的基本功能来讲,透支功能是信用卡的主要功能,超前消费模式可以使我们的隐性消费显现出来。比如有些人信誉很好,薪金不是那么充足,但是又具备一定的偿还能力,这样透支消费就可以激发其潜在的购买欲,使得交易能够成功。使潜在的消费显性化就可以推进现实消费的增长,对拉动内需起到积极的作用。
    《华夏时报》:中国人都习惯储蓄,目前的金融系统能够承受超前消费吗?
    李卫平:信用卡业务要有正确引导功能,对我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加以促进和推动。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跟西方不一样,西方讲究超前消费,金融危机向银行业延展就是过度透支的表现,再加上原本储蓄不足必然会产生危机。中国不一样,有大量储蓄在银行,哪怕一时偿还不足,但具有储蓄金偿还能力。
    所以目前我们应该适度的引导人民消费,在控制中超前消费,这对拉动内需肯定能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需要信用卡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加以引导控制。过去人们都是大量存钱养儿防老,现在时代不同了,人们应该适度的超前消费。
    《华夏时报》:信用卡业务如何得以引导合理的超前消费?
    李卫平:我们通过银行信用卡种类的增加和功能的完善,可以帮助消费者方便地消费。居民的正常消费总是要实现的,比如吃穿住用行,每时每刻都要花钱,这些都是刚性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不断增加,即便他消费的少一点,但刚性支出必然存在。
    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产品开发,来促进这个领域的消费。比如分期付款,想买汽车、高档电子等产品,一下没有那么多钱,我们就可以帮消费者办分期付款业务。消费者可以零首付把东西带回家,以后每月偿还几十或几百元不等就可以享受你所期待的产品。要注意,我们引导的不是用明天的钱来消费奢华的东西,而是买今天必需的生活品。
    《华夏时报》:目前大家都在关注“银行发卡量与潜在风险”的问题,你觉得要如何监管?
    李卫平:不管经济处在何种周期,信用卡总是跟风险相伴相生的。目前全国有1.5亿张信用卡,工商银行有4000万张,约占30%,2008年的不良率是2%,远远好于国际的平均水平,这说明中国的信用卡风险是可控的。
    当然每个银行措施会不同,就工商银行来讲,我们现在从审“收入”向审“信用”方面转型。在消费端审慎选择商户。在发卡的同时我们也会对特约商户进行管理。工商银行还与信用卡组织如银联进行信息互换以防控风险。
    《华夏时报》:现在信用卡业务竞争比较激烈,在发卡环节上也有些混乱,你有什么看法?
    李卫平:我要强烈建议禁止信用卡发卡业务摆摊设点,工商银行从来不做这种事情。还有,我非常反对人均持很多银行信用卡的行为,政府应该出台限制信用卡申请数量的政策。第三,我认为一些银行对申请人给很高的初始额度的行为也是不可取的,千万不能让持卡人把高额度的信用卡当成身份的象征,这是很危险的。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