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13万亿民间投资接过刺激经济接力棒

作者:唐玮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4-25 20:32:00

摘要:每年2万亿财政撬动巨额民间资本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唐 玮 北京报道

   当传言中的“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渐渐沉寂,市场担忧进入“政策真空期”之时,新的热点话题又出现了:本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抓紧推进前两批已下达项目投资建设,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尽快修订政府投资项目核准目录,出台鼓励民间投资的措施。
    拉动民间投资成为能否保增长的关键所在。从中国一季度经济运行和信贷流向的数据来看,提供就业的生力军——中小企业困难并未缓解,宏观经济的基础尚不稳固,任务还很艰巨,如若不能带动庞大的民间投资,待到政府刺激政策的短期效应退去之后,中国经济可能重新面临下滑风险。
    接受《华夏时报》采访的专家纷纷建言,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是当务之急,一是扫清投资准入的壁垒,二是通过贴息、补贴、合作支持民间投资,三是营造活跃的金融环境。
    银监会和各家银行也审时度势地调整信贷结构,强调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一位银监会人士告诉《华夏时报》,银监会要求,各银行需建立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专营机构,刘明康主席强调,此机构的级别要与公司业务部、个金部平级,且银行一把手要深入研究并切实推动。


民间投资需接过接力棒
    经济尚未走出泥潭,任务还很艰巨,鼓励政策并不能就此停止。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对本报记者指出,进出口前景并不十分光明,消费的增加也不能一蹴而就,所以投资是短期内拉动经济的排头兵。而投资中,民间投资必然要起主要作用。
    “2008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约16万亿元,其中,国家和国营企业投资可能占5万亿左右,民间投资则有11万亿左右。”汤敏指出,由此推算,2009年民间投资还要增加到13万亿元左右,才能保证中国经济8%以上的增长。所以,如何用每年2万亿的政府投资来拉动出13万亿的民间投资,是中国保增长的关键所在。
    “鼓励民间投资是今后的一个重要方向。”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研究室主任高辉清对本报记者说,理论上,在经济不景气时,依靠市场的力量,是没法启动民间投资的,经济好的时候民间投资自然会起来,其弹性比国有经济大多了。所以,要启动民间投资,只有进行体制上的改革,通过政府引导才有可能。


建言取消准入审批
    目前看来,如何引导和鼓励民间投资,无外乎这几种方式:一是扫清投资准入壁垒,二是通过贴息、补贴、合作支持民间投资,三是营造活跃的金融环境。
    高辉清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民间投资准入的问题。虽然在法律上,民营经济可以进入绝大多数领域,但实际上有审批制度限制。审批即是一个隐形门槛,如同玻璃门。第二,目前,国有经济确实和民营经济竞争得很激烈,国有经济占据着融资优势、政策优惠,在部分行业形成了垄断,如加油站,又变成国有。
    温总理也有指示:修订《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有接近发改委的人士指出,此次《目录》修订的方向是,把部分投资项目的审批权限下放给地方,同时把部分投资权审批“平移”给国务院其他部门。
    但高辉清认为,这块玻璃门要彻底打破,下放到地方政府或“平移”,只是换汤不换药,会造成同样的问题,还是要减少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审批,将审批改为备案制。
    汤敏也建议,加速开放本来就应该让民间投资的领域,例如金融、通信、石油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等。按照国家规定,凡是外资可以进入的,内资也都可以进入。
    “另外,也需要通过政府的贴息、补贴,政府引导企业进入,如政府说帮你承担一部分建设费等。”高辉清建议。
    汤敏认为,政府可以更多地通过贴息、补贴的方式、合作的方式,与民间资金共同投项目。这样才能用少量的政府资金把民间投资调动起来,弥补投资回报率太低的劣势。


营造活跃的金融环境
    最关键的,还是信贷支持。但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研究室主任刘立峰对本报记者表示,通过他在各地调研发现,尽管一季度信贷规模出现了巨量,但流入到基层的仅仅是杯水车薪,或者说没有任何变化。绝大部分信贷还是流入到大企业大项目中,作为解决就业生力军的中小企业依然享受不到政策的优惠,民间投资很难启动。
    好在监管机构和银行已经渐渐开始调整贷款结构,更加重视中小企业。
    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特地强调了要加大薄弱领域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专营机构。
    商业银行应声而动。中信银行行长助理张强表示,年内将重点推动中小企业贷款。4月22日,他在出席中信银行“新一代现金管理服务平台——企业财资专家”的启动仪式后,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时指出,银监会今年的两个重点,一是强调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加强对风险的控制。各家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态度,已经从排斥,慢慢到相对谨慎,再到逐渐重视。中信银行的小企业金融中心最快将于5月成立。
    “我们一直在考虑,要适当放大对中小企业贷款金额标准,这是银监会刚刚允许我们做的。”张强指出。
    刘立峰认为,银行扩大贷款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通过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持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一是增加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二是完善担保体系。
    央行研究局副巡视员李德4月24日向本报坦陈,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创新的覆盖面还远远不够。
    “小额贷款公司现在是试点,但还没铺开,而且没有吸储的权限。我认为,县一级,每地都应该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地一级,有3-4家,这样才有足够的覆盖面,才能适应经济的需要,包括乡镇、村镇的银行。”刘立峰建议。
    他还认为,财政资金如果做产业的话,可以向担保公司注资,把担保公司做大,从搞活一个基础的金融环境方面着手,企业就活了。如一个畜牧企业,很多银行不承认其抵押品,如若担保公司介入,有很大的借款可能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