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的到访曾让当地居民兴奋不已 东辛房棚户区拆迁之难
摘要:东辛房,门头沟区知名的采空棚户区,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拆迁改造工作,李克强总理曾经亲自来实地考察过,当地居民也早就和拆迁公司签订了协议,却没有了下文。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坤 栗泽宇 北京报道
家住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老王最近有点烦。入冬前,他家所在的东辛房地区盛传春节前就要拆迁,考虑到拆迁后就不用自己烧煤,于是他就少储存了一些煤。但现在,离春节越来越近,拆迁还没有消息,家里的煤却要烧完了。
东辛房,门头沟区知名的采空棚户区,早在2009年就启动了拆迁改造工作,李克强总理曾经亲自来实地考察过,当地居民也早就和拆迁公司签订了协议,却没有了下文。马上就要拆迁的传闻多年来在这里一次次流传,但时至今日,数万居民仍然居住在低矮破旧的平房内,期盼着传闻变成现实。
拆迁爽约
李国春(化名)也被拆迁的传闻弄得不知所措。他2012年结婚时,曾经打算把他所住的平房好好装修一下,但即将拆迁的传闻又让他犹豫了。如果装修完之后不久就拆迁,那装修的钱就相当于打水漂了。最后他决定在简陋的房子里先凑合凑合。但没想到,这一凑合就凑合了3年。直到现在,他依然纠结于到底装还是不装。
拆迁的传闻其实并非空穴来风。
东辛房地区属于北京典型的棚户区。这里曾是门头沟煤矿的所在地,不过,现在其地下的煤矿早已被挖空,形成了深达100米至400米的采空区,造成该地区地质结构极不稳定,再加上这里的平房年限大都超过了50年,不少居民的房屋都出现了地基下沉、墙体开裂等问题,属于必须要拆迁的老旧危房。
早在2009年,门头沟区就启动了采空区地质环境治理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并制定完成了具体的改造规划和实施方案,计划“1年启动、3年见效、5年基本完成、7年全面完成”,预计投资86亿元,将8.5万群众从平房迁入新居。但现在5年已经过去了,在东辛房地区居民来看,“基本完成”不见踪影,“全面完成”更是遥遥无期。
在此期间,东辛房将要整体拆迁的传闻不绝于耳,但最后大都无果而终。
2011年6月16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来到门头沟区考察工矿棚户区的改造情况,东辛房地区就是其实地考察的重点。当时,陪同考察的门头沟区负责人曾当场表态,要在2012年让棚户区居民全部住上新房。
总理的到访曾让东辛房的居民们很是兴奋了一阵,以为不久就能真的住上新房了,但结果并非如此。
《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发现,沿东辛房街道两侧还有几处拆迁的痕迹,但规模都不是很大。据李国春观察,整个东辛房地区已经拆迁的地方,只不过总体的约十分之一。
“两年前政府就跟我们签好协议了。”李国春告诉本报记者,东辛房的居民基本都和代表区政府的拆迁公司签订了协议。不过,居民手中的那份协议无一例外都被收走了。签协议时,他们以为这次“真的”会很快拆迁的,但没想到至今依然还是了无音讯。
资金不足
对于目前东辛房仍不能整体拆迁的原因,一位当地居民向本报记者解释:“是区里换领导了。”
2014年8月,原门头沟区区长王洪钟因涉嫌严重违法被调查。直到2014年10月,门头沟区人大常委会才任命了新的代理区长。一些居民认为,前后区长之间要进行职务的交接,因而影响了东辛房拆迁的进程。不过,更多的居民认为,东辛房拆迁这次的爽约是因为区政府“没钱了”。
东辛房居民林健(化名)告诉本报记者,拆迁公司和她签订协议之前就已经测量过她家里的居住面积了。但在协议签订后不久,拆迁公司又过来量了一遍房子,这种做法明显不合常理。而且,第二次测量时明显“卡”得更严了。当时,她就觉得区政府可能资金紧张,要收紧拆迁补偿了。
在此之前,门头沟区政府给出的拆迁补偿一直都非常优厚。“什么租房费、装修费,只要你能想得到的,政府都会给,对面积也不是太计较。”林健说。
2012年8月出台的《门头沟区城乡建设住宅房屋征收补偿方案》提出,“在规定的搬迁期限届满前签订征收协议、搬家腾空房屋并上交相关权属证明的,”即可获得多项奖励和补助费用,其中包括80000元的工程配合奖、15000元的提前搬家奖、按居住面积不同每户每月从1000元到1800元的期房安置周转补助费等,此外还有搬家补助费、停产停业损失补助费等等,连电话、空调、宽带、热水器、有线电视都有所谓的移机费。
在这种宽松的拆迁补偿标准下,林健发现自己的一些先行拆迁的同学和朋友大都成了百万富翁,成千万富翁的也不在少数。而此前,门头沟的拆迁力度并不小,林健有印象的大规模拆迁就有3次。最早一次是在五六年前北京考虑上马磁悬浮项目时,由于该项目规划中将通过门头沟石门营地区,所以当时石门营的拆迁声势很大。在2012年时,北京遭遇“7·21”特大暴雨,东辛房西边的圈门地区因地势原因受灾严重,不少居民因此都拆迁出去了。这之后,为了扩建马路,东辛房和圈门之间的西辛房又拆出去了一批。
2014年的门头沟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3年,门头沟区共完成5582处房屋的征收工作。但进入2014年,门头沟鲜有房屋拆迁的消息。
李国春也认为,在之前的拆迁上,“区政府花的钱太多了”,再加上东辛房拆迁的规模太大,所以区政府承担不起了。根据东辛房街道办事处网站上提供的资料,东辛房街道现有19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12841户、29983人。要全部完成这近3万人的拆迁,所需的补偿资金不会是一个小数字。
对于为什么不拆迁以及何时拆迁的问题,当地居民称一直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年复一年的等待让居民们很无奈:房子没有拆,原先的菜市场、超市、银行和医院却相继没了。随着生活越来越不方便,许多人选择了离开,林健就在几年前和父母一起搬到了石景山区居住。李国春也在考虑搬走,他不敢贸然装修房子,但房子越来越破旧,尤其是电线老化非常厉害。在这个冬天里,他已经听说了周围好几起因为电线老化而引发的事故。
本报记者曾致电东辛房街道办事处,一位负责拆迁的工作人员称办事处也不清楚拆迁的情况,“区里面说什么时候拆就什么时候拆。”门头沟区住建委的一位人士则建议本报记者联系区拆迁办。但截至发稿前,拆迁办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