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地方债“拆弹排雷”

作者:吴建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26 23:27:00

摘要:方向已然明确,“修明渠、堵暗道”,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未来举债唯一渠道,并逐步置换存量高息债务。

地方债“拆弹排雷”

吴建华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对于逐步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来说,要还的是近20万亿规模的地方债。
    虽然地方政府债务高速扩张的问题早在2008年“4万亿”之后就持续引起各界关注,但真正提出系统性的解决思路和办法还是在2014年。
    6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为2020年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勾画了蓝图;8月底新修订的《预算法》限额放行地方政府债券融资;10月初,《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明确提出建立“借、用、还”相统一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
    方向已然明确,“修明渠、堵暗道”,赋予地方政府依法适度举债融资权限,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未来举债唯一渠道,并逐步置换存量高息债务。
    而改革尚在路上。目前,全国范围内清理甄别地方存量债务的工作正进入攻坚阶段。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下行,对土地出让金高度依赖的地方债风险仍在积聚。
狼真的来了
    众所周知,明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非常严峻。
    “中央的审计结果是17.9万亿,加上没纳入审计范围的,包括地方政府不愿意上报的债务,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字。”12月23日,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向记者强调,“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速递减,另一方面债务集中到期,很多支出项目又是刚性的。2015年可能进入风险的暴露期。”
    更权威的说法来自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尹中卿,他在今年8月直言,地方债的实际规模有可能比审计数据多一倍左右,目前地方债的实际规模很可能超过30万亿元。“按照市场化要求,一些地方政府实际上已经破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许这次狼真的来了。
    根据审计署和财政部的相关数据,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从2000年的776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07175亿元,年均增速约31%。2010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地方债增速有所放缓。2010年至2013年6月底,年均增速降至约25%。
    屋漏偏逢连夜雨。从未来偿债年度看,2014年、2015年到期的政府直接负债分别占21.89%和17.06%,到期债务分别为2.4万亿和1.8万亿,即今明两年将有4.2万亿元地方债到期。
    按照审计署的数据,地方债占GDP的比重将近40%,离60%的风险警戒线尚有距离。“总体可控,局部有风险”是各界基本的共识,风险可能在局部地区呈点状爆发。至于点状风险是否会演化为线状,乃至面上的风险,难以预料。
 
摸不清的家底
    如何化解债务风险?中央政府选择从清理甄别存量债务开始。
    事实证明,领导并不是好蒙的。新一届政府上台不久,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布置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工作,试图摸清政府家底。
    此次审计范围首次包含中央、省、市、县、乡镇五级政府性债务,重视程度之高,涉及范围之广,发布的审计报告之详细,史无前例。这次审计结果无疑为2014年一系列文件的出台提供了决策依据。
    今年10月,财政部部署了清理甄别存量地方政府债务的工作,重点要甄别2013年6月至2014年底的地方政府债务。
    17.9万亿的债务里面,6.9万亿是通过平台公司举借的债务,6.9万亿政府债务和平台公司的其他债务能否截然划分?利益相关各方诉求不一。
    城投公司、商业银行及债券投资机构希望尽可能将城投债纳入政府直接债务范畴,以降低债务风险。市县政府出于融资需求,也愿意将其纳入政府债务。而财政部和省级政府则更多处于监管角色,希望严格限定政府直接债务口径。
    目前,距离2015年1月5日——财政部规定的存量债务上报时间不足半月。监管层、债权债务方的博弈已经到了最后关头。
    12月中旬,“14天宁债”与“14乌国投”两只地方城投债先后经历纳入又剔除出政府债务范围的乌龙事件,成为信用债市场上继“中证登收紧回购门槛”后的又一大黑天鹅事件。原本扑朔迷离的存量债甄别清理工作再次笼罩疑云。
    实际上,两起乌龙事件发生的背后,是国家发改委收紧了城投债审批窗口。包括要求省级发改委实地勘察发债企业的土地资产状况;暂不受理有可能新增政府性债务负担的发债申请。
    暗道即将堵上,明渠何日修成?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建议明年地方政府债券规模可较快提升至年度发行1万亿元以上,用阳光化、低成本、长周期债务,替换隐性化、高成本、短周期债务,以减轻政府体系实际债务负担和基础设施融资成本。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