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被锁链捆住的熊
摘要:近日,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卢布跳崖式贬值,俄罗斯金融市场严重动荡,经济陷入空前困境。
■丛培影
2014年,爆发于乌克兰这个位于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夹缝国家的一场危机最终改变了世界格局的走向。
2014年3月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激化了俄罗斯同西方国家间的矛盾,双方战略冲突不断升级,愈演愈烈。近日,随着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卢布跳崖式贬值,俄罗斯金融市场严重动荡,经济陷入空前困境。此次危机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长期不信任的产物。危机使俄罗斯处境艰难,西方国家也未能独善其身,利益间接受损。可以预见,在未来几个月的时间里,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会逐步缓和,国际油价将会稳步回升。长远来看,俄罗斯也将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彻底扭转不利局势。
与西方关系缘何“剑拔弩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的矛盾由来已久,双方长期互不信任。冷战结束后,经历了短暂蜜月期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由于北约东扩问题而急转直下,陷入僵局。经过了三次东扩,北约成员国截至目前已达到28个,覆盖范围已推进到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不断地挤压俄罗斯在欧洲的活动空间,最大限度地削弱其影响力。面对西方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俄罗斯选择适时“亮剑”。2008年,俄罗斯就曾直接卷入了与格鲁吉亚的军事冲突,并最终掌握了冲突的主动权。
从街头示威游行,发展到暴力冲突;从总统“出走”、政权更迭,到国家分裂、“内战”炮火弥漫,乌克兰局势成为2014年国际社会关注焦点。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升级,是对峙双方战略误判的结果。危机之初,俄罗斯没有预想到亚努科维奇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控制局面能力,西方国家没有预想到俄罗斯会孤注一掷地出兵并兼并克里米亚。为此,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一轮又一轮的制裁,而俄罗斯针锋相对提出了相应的反制裁措施。随着危机升级,双方陷入相互指责,各说各话的僵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指责俄罗斯动辄就对他国使用武力,公然破坏了现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奥巴马谈到俄罗斯及其总统普京时认为,普京正在一步步将自己变为一个民族主义者。他强调,普京的做法虽然在俄罗斯国内能对其在政治上起到加分作用,但却会让俄罗斯在国际上完全陷入孤立境地。普京在12月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俄罗斯需要积极捍卫其主权,避免成为一头被锁链捆住的熊,这样就会任由别人拔掉“牙齿和爪子”。他认为一旦熊失去了“牙齿和爪子”就将变成毛绒玩具。普京强调俄罗斯并不想要进攻任何国家,只是在捍卫本国利益。普京认为俄罗斯没有扩张领土,反倒是北约在不断东扩。俄罗斯也没有建立导弹防御系统,而是北约的导弹防御系统已经建到了罗马尼亚和波兰。普京强调俄罗斯希望发展同其他国家正常国际关系,通过合作维护地区安全,共同应对恐怖主义、毒品走私、有组织犯罪和传染性疾病等全球问题。
目前,危机已接近顶峰。双方的战略对峙如两辆高速相向行驶的战车,狭路相逢,互不相让。但从博弈论角度看,危机的最终解决还是要通过双方之间的合作实现最终和解,毕竟危机给双方都带来了利益损伤。
危机持续将没有“赢家”
这场危机从结果上看,没有任何赢家,各方都遭受损失。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代价高昂到各方无法承受的地步,相互妥协的和谈将会重新启动。
此次危机中,作为受制裁方,俄罗斯损失最为惨重。如果油价继续停留在目前低位水平,俄罗斯的经济明年将下滑5%。据专业人士分析,未来12个月俄罗斯原油出口额可能减少45%,损失至少800亿美元。同时,西方对俄罗斯进行了多轮制裁,不仅使俄企业无法获得西方银行贷款,而且导致很多西方投资者因担心俄经济前景而大量撤资。对于俄罗斯而言,资本外流将是第一大挑战。普京在讲话中也承认,2014年俄罗斯资本流出将达到1200亿至1300亿美元。
欧洲各国与俄罗斯在经济上联系密切,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将会产生“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后果。这其中,欧盟的两大经济体法、德两国首当其冲。去年,德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额超过了760亿欧元(相当于954亿美元)。俄罗斯经济下滑,严重影响了德国的出口和企业对俄投资。德国上个月也承认“地缘政治”危机已经严重影响了未来一年的经济增长预期。法国巴黎银行拥有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的股份,由于油价下滑严重影响公司利润,股票市值将下跌25%。巴黎银行发出警告称更加严厉的制裁将会伤及自身。更为主要的是,法、德两国是欧元区重量级经济体和增长引擎,两国经济疲软将严重影响整个欧元区经济的总体走势。
面对西方的经济制裁,俄罗斯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报复措施。今年8月,俄罗斯下令禁止购买从欧洲进口的水果、蔬菜、肉、鱼、牛奶等副食产品,当然也包括从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的产品。这对欧洲国家的食品供应商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欧盟约10%的食品出口(约合150亿美元)目的地是俄罗斯,也使俄罗斯成为欧洲第二大食品消费国。为了应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冲击,欧盟必须预留出15.6亿美元以补偿食品供应商。同时,卢布的疯狂跳水,令与俄罗斯贸易往来密切的欧洲公司损失惨重,由于失去了来自俄罗斯的巨额订单,有些企业甚至准备裁员。
除此之外,俄罗斯毕竟是政治大国,美国在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叙利亚内战等问题上还需要俄罗斯的配合与支持。如果将俄罗斯逼得太紧,俄罗斯在这些问题公开反对美国,不但有损美国的国家利益,也将不利于地区局势的稳定。
“稳内安外”寻求短时脱困
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当务之急是稳住国内局势,寻求外交突破。一般而言,数月之内本国货币贬值到只有原来价值的一半,物价就会大幅度上涨,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产生很大影响,并继而引发社会动荡。从目前俄罗斯国内形势看,莫斯科虽然物价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但并没有出现恐慌性抢购风潮。无论如何,普京通过果断的决策保卫了国家主权,重新激发了俄罗斯普通民众的民族情感和爱国热情。因而,其国内政治基础是稳固的,但棘手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国内经济秩序稳定、提振投资者信心。由于卢布的快速贬值,很多贸易商都希望通过出售粮食来获得外汇收入。日前,俄罗斯已经收紧了对粮食出口限制,以防止国内市场的供应短缺。另外,在普京的号召之下,俄罗斯首富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把所持的电信营业商和铁矿石生产商股份从境外转回至俄罗斯公司,以解国内资金外流的“燃眉之急”。同时,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已主持召开金融经济形势会议,政府将通过提高俄银行货币流动性、将再融资重点由卢布转移到外币等措施,使内部货币市场供求更为平衡。
另外,西方国家并非铁板一块,对俄制裁导致自身利益受损,使阵营内部出现不同声音。本月月初,法国总统奥朗德就突然访俄,并就乌克兰问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交换了意见。上周,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举行了峰会,欧洲领导人同意对俄罗斯保持坚定立场,但他们又认为不应该向俄罗斯施加更多制裁。
经历了此次危机,俄罗斯会加速调整经济结构,深化国内改革的步伐。短期看来,留给俄罗斯可操作空间并不多。长远看来,为使本国经济更具发展潜力和生命力,俄罗斯将会进行全面的战略调整。
“与龙共舞”或可重获新生
普京在12月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西方国家就乌克兰问题对俄罗斯实施的多轮制裁并非俄罗斯经济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只占25%或30%。俄罗斯经济遭遇困境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经济结构过于单一,严重依赖欧洲的资金和市场。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沉醉于高油价带来的持续增长,而没有着眼未来发展,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从地缘角度分析,未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才能使俄罗斯切实摆脱不利局面。
2014年,中俄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高度。俄罗斯作为中国的邻国,同时又与中国保持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国政府日前已经表示愿意对俄罗斯提供必要支持。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表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始终在高水平上运行,双方一贯是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如果俄方需要的话,中方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提供必要协助。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认为,中俄两国扩大货币互换机制,并更多地使用人民币进行中俄贸易结算,在卢布大幅度波动的情况下能够保证贸易结算的安全可靠。
中俄两国虽然经济存在相当强的互补性,但还需要不断挖掘合作潜力。普京说,两国经贸中重要的任务是使贸易结构多样化,主要是在增加高科技领域合作方面。两国在航天领域、航空制造领域有合作项目,包括生产飞机、重型直升机等。中俄两国还在其他一些有潜力的新方向上进行合作。谈到中俄经贸合作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尽管当前国际汇率市场出现了波动,但是中俄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领域宽泛、潜力巨大,无论是两国政府还是企业对加强相互经贸与投资合作有着高度共识,积极性也非常高。
但单纯的能源与军工领域的合作只能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关系原地踏步。如果危机迟迟未能缓解,俄罗斯或许会做出更大胆的尝试,深化与中国开发西伯利亚的全新战略或许会被提上日程。对于俄罗斯而言,只有实现多元的合作,才能摆脱对欧洲的过度依赖,“两条腿走路”的长期战略规划才能使俄罗斯掌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作者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者,国际关系博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