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姬花北京太庙设宴 十国使节盛赞正宗花生油
摘要:由中国国际外交公关协会、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主办,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承办的“正宗花生油十国共品鉴”第5届外交官文化节暨胡姬花鼎尊正宗花生油首发仪式在北京太庙隆重举行。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徐芸茜 北京报道
“这道菜很好吃,我闻到了花生油的浓香,会继续发掘中国的正宗美食!”瑞士大使在北京太庙吃到中国菜后连发感叹。究竟是什么能让外国使节有如此大的反应呢?
12月12日,由中国国际外交公关协会、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主办,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承办的“正宗花生油十国共品鉴”第5届外交官文化节暨胡姬花鼎尊正宗花生油首发仪式在北京太庙隆重举行。来自瑞士、法国、美国、孟加拉国等十个国家的使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及全国各地主流媒体纷纷闻香而至,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品鉴正宗香,
十国使节点赞胡姬花
老师傅捏泥人、墨舞表演秀、卖油郎串场吆喝品油香……在现场,十国使节和各界人士一同体验了我国传统技艺的魅力并共同见证了胡姬花鼎尊正宗花生油的首发仪式,并品尝了由中国烹饪大师使用胡姬花鼎尊正宗花生油烹饪的齐鲁美食。
据介绍,这是胡姬花首次推出的甲午年珍藏限量版产品,原料精选当季青岛上品大花生,传承古法榨油技艺精髓,秘法烘炒,取初榨第一道油而成。在青岛灌装、封装后24小时内新鲜送达太庙。瓶身由高级陶瓷美工大师监制,景德镇千年窑火烧制,是古法技艺传承的又一体现,给予大家正宗花生油的极致体验。
在品鉴活动结束后,十国使节、在座宾客纷纷点赞,随后胡姬花鼎尊正宗花生油也被作为“国礼”赠予十国使节,将中国正宗味道推向世界。
坚持正宗花生香,
胡姬花矢志不渝
胡姬花花生油为何能获得十国使节及各界嘉宾的青睐?
古法榨油技艺民间传承人万延滨指出:“山东青岛是全国有名的花生之乡,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堪称黄金花生带。胡姬花古法小榨花生油精选山东青岛大花生,工艺传承古法榨油精髓,从原料到工艺保证了花生油的正宗味。”
据介绍,胡姬花,源自1918年青岛辽宁路90号一间小油坊,自第一滴花生油从木榨机中流出开始,就执着于制造醇香如一、正宗的花生油。胡姬花传承崂山古法榨油技艺精髓,总结为古法六艺,即“青岛郡,大花生;秘法炒,留纯香;小榨技,见精细;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储藏”,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花生油的地道、正宗的风味。
“紫禁论剑”
胡姬花推动非遗保护
作为外交官文化节的一部分,在以“传承与保护”为主题的论坛上,专家刘托强调:“国家尤为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措施,这为传统技艺赋予了新的生机。古法小榨属于手工技艺,带有生产性。”
万延滨也深感认同,他指出:“胡姬花花生油完整地传承了崂山古法榨油技艺精髓,把正宗、地道的花生油推向千家万户,这种传承与发扬,是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一次有利尝试,也是非遗技艺与合理商业模式的良好结合。”
益海嘉里集团油脂部花生油总监徐拥军强调,胡姬花花生油自品牌成立之初,不仅从工艺上传承古法榨油技艺精神,还从信念上始终坚持传承正宗品质。在未来,身为古法榨油技艺的传承者,胡姬花更有责任和义务,将历代工匠的智慧发扬光大,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贡献可延续的力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