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 GT注入新能量 上汽自主牌各就位 预备……
摘要:作为上汽乘用车品牌之一的MG,在沉寂一段时间后,以MG GT的上市开启了品牌复兴的大门。当荣威品牌在公务车及新能源市场大展拳脚之时,被雪藏多时的MG品牌也迎来新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翟亚男 北京报道
作为上汽乘用车品牌之一的MG,在沉寂一段时间后,以MG GT的上市开启了品牌复兴的大门。当荣威品牌在公务车及新能源市场大展拳脚之时,被雪藏多时的MG品牌也迎来新生。
品牌激活
在上汽乘用车内部,荣威和MG品牌虽为同门兄弟,但长期以来,无论是在车型数量还是在销量上,荣威都较MG品牌更具优势。“如何复兴MG品牌”已成为上汽乘用车必解的一道难题。
直到半年前,上汽发布了名为“CUBE-TECH”的新一代全系缸内直喷发动机,这意味着上汽成为整个中国汽车行业中,第一个同时攻克高效发动机和先进自动变速器的汽车企业。由此,上汽的自主品牌技术得以大幅度提升,也有了恢复MG品牌运动基因的技术能力。同时,在上汽董事长陈虹上任后,便很快为MG品牌定调,“做大、大做MG”已成为集团上下的共识。
正是在此背景下,11月1日,作为首款搭载上汽CUBE-TECH全新一代动力总成的车型,MG GT携1.4T和1.5T两款发动机、共9款车型上市,售价9.59万元至14.99万元。而这一次,MG GT不仅具备其前辈所具有的特征,还进一步搭载了上汽集团最新一代智能网络行车系统——inkaNet4.0。毫无疑问,上汽乘用车对MG GT寄予了厚望,希望在吸引年轻的85后消费者的同时,进一步传递品牌的运动和激情基因。
而为契合85后的品牌定位,上汽乘用车与易车联手推出了“全城试爱”——上汽MG GT碎片化时间大型试乘试驾体验活动。与传统的到店试乘试驾方式不同,此次试驾活动消费者除了通过网络预约之外,还可通过Android和iOS平台下载易车为MG GT专属定制的App“iLoveMG”,利用碎片化时间预约离自己最近的MG GT车辆和司机。据了解,此次“全城试爱”大型试乘试驾活动将从11月11日正式开始,历时3个月时间,分3个批次覆盖全国25个重点城市,首批活动地点为北京、上海和成都。
并驾齐驱
早在2009年年初,为了增加两个品牌的销售网点和降低营销成本,上汽荣威销售公司和MG名爵销售公司正式合并。根据当时规划,上汽乘用车对荣威和MG名爵实行并网销售,4S店的店面LOGO也换成两个品牌的LOGO。去年年初,上汽乘用车宣布将原本实行一体化运作的荣威品牌及MG品牌进行分拆,并采取不同品牌策略。上汽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表示,目前正在推进两个品牌的独立运营,上汽会陆续出台一些鼓励政策,鼓励共网品牌的经销商执行网络的拆分。“未来荣威和MG还要像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那样,建立品牌事业部,由品牌事业部部长直接对该品牌负责。”有知情人士透露。
据悉,MG GT自启动预售以来,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订单量已经超过3000辆,基本达到预期。但随着合资下探,上汽乘用车双品牌的压力正与日俱增。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上汽乘用车总销量仅为13.28万辆,同比去年下降15%。鉴于此,上汽乘用车不得不将今年的销量目标从此前的26万辆低调下调至20万辆。即便如此,要达到上述目标,MG GT也会承担一定的销量压力。俞经民透露,继MG GT之后,上汽明年上半年还要推出MG SUV,而这款SUV将成为MG品牌的主力车型。
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上汽荣威品牌的销量达到9.3万辆,MG品牌的销量仅为3.97万辆,不足前者的一半。而2013年的年度销量数据显示,在上汽乘用车23万辆的销量中,MG品牌的销量也仅为7.73万辆。重新掌舵上汽自主品牌后,上汽集团副总裁、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已经在规划明年的目标,初步计划明年上汽自品牌乘用车要达到28万辆。MG品牌的销量能否迅速被激发还有待考验,不过上汽乘用车与一嗨租车签订的首批1200辆MG GT采购协议,无疑是一个不错的开端。
做强荣威、做大MG,在上汽乘用车2015年的版图中,两大品牌已各自就位,只待调遣。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