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利率走低利好A股 积极操作考虑持股过节
摘要:国庆长假在即,新增资金担心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而放缓了加仓节奏,故随之A股有所调整。但A股市场的整体向上趋势依然清晰可见。
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相对强硬的走势。其中,上证指数在上周三形成了强劲的突破态势。只是国庆长假在即,新增资金担心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而放缓了加仓节奏,故随之A股有所调整。但A股市场的整体向上趋势依然清晰可见。
引导资金利率下行
近期A股市场的走势,的确较为奇怪,因为屡屡出现宏观经济数据不振的信息。比如说8月份的全社会用电量出现了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态势,说明整个工业形势较为疲软。而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反弹逻辑之一就是上半年的宏观经济企稳,银行股等低估值品种的估值复苏能量有所增强。
所以,当经济数据回落,A股依然强硬回升的走势出现后,有舆论认为不可思议。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货币宽松政策的预期较为强烈,使得全社会的资金利率有望持续回落。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资金需求在减弱。8月份的M2出现了低预期的增速,主要就是因为房地产等资金消耗大的行业回落,使得整个信贷需求回落;二是央行也在有意识地引导着资金利率回落,以便于经济结构的转型。比如说央行在正回购招标利率从3.7%一下子降到3.5%,这其实就相当于降息,如此就使得全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迅速降低。
根据以往经验,每当社会的无风险收益率降低,也就意味着庞大的货币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从而使得全社会的风险溢价认识有所提升。更何况,由于年初制定的2014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兑现,因此,越是经济疲软,越意味着定向刺激、微刺激等政策预期愈发强烈,如此就使得A股市场出现了新增资金涌入的态势,近期沪市的日均成交量迅速上升至1500亿元的水平就是最好的说明。看来,随着未来利率的进一步走低预期强烈,A股有望进入强势周期。
节后有望挑战2400点
不过,毕竟目前已渐渐进入到国庆长假的时间窗口。由于A股休市,但国际资本市场依然交易。在2008年的国庆长假期间,海外市场大幅下跌,A股在长假过后也随之急跌。所以,部分市场参与者担心国庆长假期间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进而意味着节前的最后两个交易日的抛压会有所增强。
这的确不容忽视。但是,也不宜过于紧张,因为节后的行情还是可以积极期待的。一是因为目前A股市场所背靠的全社会风险溢价认识有所提升,资金利率下降的趋势已经清晰。因此,节后仍然有新增资金持续涌入。而且,我国今年以来也加大了境外资金的引入力度,外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26日,中国批准了622亿美元的QFII额度、2833亿元人民币的RQFII额度。由于目前海外成熟市场的基准利率极低,而我国目前的利率在4%左右,因此,一旦我国进一步开放引进外资通道,那么,从套利角度来说,外资也愿意加大涌入力度。所以,A股所背靠的资金面仍然是可以相对乐观的。
二是因为海外市场在上周四已经暴跌过。以往走势则显示出,除非经济环境恶化,否则海外市场是易涨难跌。一个交易日的急跌往往迅速消化完不利因素而重新走进上升通道。反观目前海外市场,欧美经济稳步复苏,在此背景下,长假期间,外围市场不会有大的波动。从宏观政策层面来说,由于目前的深化改革预期、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的趋势也非常确定,因此,国庆长假期间的不确定性因素并不多,至少不会出现较大的利淡因素。所以,长假过后,A股的走势仍可期待,不排除节后开盘就开始冲击2400点的可能性。
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仍宜相对积极地操作,可考虑持股过节。以下,这三类个股建议投资者可以优先考虑。
一是改革概念股,目前土地流转概念股、油气改革概念股等品种均是改革主线下的分支;二是业绩有望加速的品种,比如说腾邦国际,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布局得当,正在释放出强大的业绩成长能力,近期已形成了清晰的上升通道; 三是通过资产重组,收购优质资产,从而极大改善或提振公司估值的个股。
(金百临咨询 秦洪)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