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淮:需求量上升不一定推动房价上升不存在面粉降价还要求馒头涨价
《华夏时报》:你认为最近的成交量回暖是否意味着楼市的回暖?
陈淮:我个人看法是持乐观态度,这个成交量恢复还会继续持续。供应与需求不一定是匀速运动的,也不一定是同步运动的,目前的供需关系更多取决于两年前的土地供应和货币政策。
《华夏时报》:成交量的恢复是否会引发未来的房价继续上涨?
陈淮:2009年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住房市场的价格由供求关系以外的因素决定的程度比较大,需求量的上升不一定推动房价上升。
首先是钢材、水泥等大宗商品大幅度下跌,包括土地的拍卖价格实际上也趋于下降,由于各种要素的重置成本下降,不支持房价的上升,通俗说面粉都在降价,你要求馒头涨价是不存在的。
《华夏时报》:目前经济形势下,许多消费者担心通货膨胀,楼市回暖会不会引导人们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转而刺激房价走高?
陈淮:现在的真实状况不是通货膨胀引发货币贬值,而是货币升值了。人们普遍认为和一年前相比北京的房价下跌了,但是拿油价、股价、其他货币等来衡量房价,它其实是上涨了。
比如一年前这个时候买北京的一平方米房子你付8桶石油够了,现在买北京一平方米的房子你得付20桶,用实物标价的话,北京的房价可能不是跌了,而是涨了2.8倍,是衡量这个房子值多少钱的那个货币本身不稳定。
这一轮金融危机包括货币危机和相关的资产价格(比如房价、股价和其他投资品价格)的涨跌,不支持房价上涨的第二个因素就在于资产价格。从这个角度看,货币包括全世界的货币,相对于股市、货币市场或者是债券等所有投资品来说都已经大幅度升值了。
中国楼市相对于全世界的楼市、相对于中国的A股市场,仍然是一个相对的高位,投资品相对的比价关系不支持投资性需求大规模进入这个领域。所以我乐观地看待成交量回暖,但成交量回暖不一定会带动价格大幅度回升,我不认为具备这样的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王冰凝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