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牛市确立!我们还能走多远

作者:陈宏宇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9-24 10:44:00

摘要:近日市场走势焦灼,券商意见分歧严重,申万呐喊着兑现看空,国泰君安则为牛市摇旗,为此,真正下场交易的私募基金究竟观点如何?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深圳悟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鲍际刚。
近日市场走势焦灼,券商意见分歧严重,申万呐喊着兑现看空,国泰君安则为牛市摇旗,为此,真正下场交易的私募基金究竟观点如何?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深圳悟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鲍际刚。

华夏时报:您如何判断目前市场形势?
鲍际刚:牛市已到!
    回忆A股历史上的轮回,依据我们独创的熵控结构和商品价格形式逻辑体系,我们发现,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已经不适用,所谓股市是实体经济的晴雨表,这种观念需要调整。我们著有《信息·熵·经济学》一书,对熵控理论有详细解释。
    实际上,牛熊逻辑统一起来看,就是在货币总量的约束条件之下,根据什么原则向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分配?我认为是根据无风险利率的指导,根据利率转移。经济好未必股市好,经济差未必股市差。本质上,我们看到,这是在利率的指挥棒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在争夺有限的货币资源的过程。
    二十多年的A股市场,历经三个大型牛熊周期。第一波牛市于1990至1992年底,在中国设立证券市场后急剧的财富效应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后催生,有限的股票被巨量的资金推动价格虚高,同时实体经济陷入停滞。南巡讲话后政府剧烈滥发货币拉动基础投资,资金配置低效实体经济,没有新增资金的股市到1993年中就难以为继走入熊途。
    1996至2001年是第二轮牛市。当时东南亚金融危机,经济形势不好,货币在放,但实体经济确是通缩的状况,需求不足,资金流入虚拟经济,因此我们看到那时候经济差、股市好。
    2000-2005年间,当时经济非常火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涨,货币被实体经济吸引,虚拟经济资金流出,导致经济热、股市差。
    2005-2007是第三轮大牛市,那个时候,股市跌了太久,实体经济却发展的很好,人民币2005年汇改后升值预期引发大量热钱进场,一下子撬动了市场,带来波澜壮阔的6000点。
    当前,类似96年那个阶段,我们看到现在实体经济中,地产的趋势已经走下坡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必然趋势向下,在未来的阶段,实体经济已经不需要太多的重资产,而互联网此时的崛起,也拉动新经济腾飞,他们也并不需要如过去那么巨大的资本堆积。这样,虚拟经济将会从实体经济中争夺到更多的资金资源。
    同时,在总量方面,我们看到今年、明年,我国整体的利率水平是趋势向下的,宽松的环境也为资金流向虚拟经济营造良好氛围。
    市场是超生命体,是有灵魂的,因此,仅仅用计算或数据去判断短期的涨跌,是很难把握市场脉搏的,未来市场的变化会更加急剧,在互联网的浪潮下,高度变化、迅速颠覆、复杂、信息爆炸,作为投资者,只有把对未来的趋势、本质当做信仰,才能摆脱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的窘迫。

华夏时报:您所谓的牛市,强度会是什么状况?
鲍际刚:时间长度方面,基于利率下行的趋势的判断,至少到2015年是确定的。
    强度方面,实际上是要衡量人性的疯狂会到什么程度?这个很难判断。但我可依据理性数据做大胆推测:当前A股流通市值22万亿,其中有些是集团控制的流通股或者国有企业股东的流通股,他们基本是不会卖的,实际上真正流通的简单猜测在15万亿左右。首先,沪股通总额3000亿,假设未来增加额度到1万亿,按照1:10的保证金市值比,可撬动10万亿的市值,大盘指数届时差不多将到4000点了;其次,当前10万亿保险资产中,只有6%配置在股票等权益资产中,如果按照政策允许的20%比例配置,粗了算也能带来1万亿的增量资金,另外,在当前递延纳税、遗产税等商业保险不断发展壮大的背景下,未来保险资产会增加到15万亿,这也会带来动态的增量资金。
    那个时候,指数创出6000点新高是没问题的;最后,如果加上群众运动带来的疯狂和泡沫,会营造出无限的激情,肯定会有指数达到1万点的舆论出来,肯定会有黄金十年的判断让人相信。
    泡沫会有多大?或许会让你嗔目结舌。证券市场永远都是死在泡沫里,从未止步在理性中!

华夏时报:为什么是现在?
鲍际刚:过去7年的漫漫熊市,市场已经形成了下跌的“路径依赖”:金融危机、经济疲弱、资金利率高企,导致市场下跌,市场下跌又进一步导致投资信心不足,外资流出,投资者远离市场,这些行为又进一步导致市场下跌;而今,这种路径依赖已经被打破,被解锁,习李政府大力变革,市场信心重铸,资金回流,市场利率下行,这些都会逐步形成新的上涨的“路径依赖”,股市越上涨,更多的资金进入,催告股市,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目前不是反弹,而是趋势改变,是新的路径依赖的形成。

我们就看3个数字:
    1、流通市值的增速从2010年的27%下降到2013年的10%。虽然后面还有几百家企业等着IPO,但从数据上看,A股的扩容已经过了高峰期。虚拟经济总的盘子边际已经确定。
    2、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010年的28%下降到2013年的19.8%。说明实体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呈下降趋势。
    3、M2增速从2010年是19%,2013年是14%。整体资金供应依然保持稳定速度。
    整体上,资金转向,从实体经济匹配向虚拟经济的大趋势已经确定。
    那么,在这种情势下,谁是点燃引线的人?——外资。
    新一届习李政府铁腕整治腐败,使得外资对于中国的判断180度转弯,从预期中国将崩溃,到现在预期中国能够稳定。我们所有人都相信了,习李政府足够强大,对国家的控制力足够强。而一个稳定的中国市场,每年保持7%的增长,放眼全球,资本还能去哪里呢?欧洲也开始放水,欧元当然去到中国最划算,人民币绑定美元,升值趋势,不仅仅是汇率和利率收益,还有股市的升值,何乐而不为?
    沪港通就是导火索。

华夏时报:该投什么方向?
鲍际刚:我们看好4个方向的投资:
    1、加入全球网络的,符合国际化趋势的。最典型的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他们估值低,增长稳定,在占据全球三分之一汽车销售的中国市场上成长,而目前,他们产能扩张,他们积极的去国外并购企业取得技术,开始为全球汽车生产配套的新阶段。3年前我们投资手机零组件产业链,看到歌尔声学,看到欧菲光,这些企业,在很短时间内市值迅速增加,变为全球最强大的生产者。这种大规模、组织化生产,中国人还是占据优势。
    2、产业持续增长的。我们看到一些新兴的产业,如芯片设计、封装相关产业,信息安全相关的产业,国家安全相关的产业,机器人相关的产业,这些典型的特点就是景气度高,趋势上代表未来方向,能够持续扩张市场。
    3、互联网相关的产业。互联网浪潮下,对生活的改变无处不在。网络化催生多样化,催生娱乐文化的改变,自由主义倾向,个性化需求,虚拟消费,自我意识的提高,万物互联。
    4、低估值的,符合外资配置习惯的。牛市最容易上涨的就是估值,而低估值的股票提供了估值上涨的弹性。而且我们看到低估值的股票,大多数处于传统行业,很难增长了,他们也都在积极寻求转型、转变,从而焕发新的活力。典型的我们看到地产公司的重组,高速公路公司向金融方向的积极拓展。

作者简介:
陈宏宇,华夏时报四川记者站站长。
曾任国金证券、平安证券成都营业部老总,中国证券报记者,1993年进入股市,有20余年股市投资和观察经历。

鲍际刚,深圳悟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董事长
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曾就职于黑龙江省建设银行、海南省建设银行;1998年进入南方证券股份公司投资银行部、资产管理部,长城证券证券投资部、资产管理部,任职副总经理,长期管理公司自营资产和客户资产,取得稳定回报,在2003至2006年低迷期仍然获得稳定的正收益,在2007至2008年清仓离场,成功避开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2009年创立深圳悟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任职董事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