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望氛围渐浓 静候经济数据明朗
摘要:市场的观望氛围再度浓厚起来,这对短线走势来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考验。
近期A股市场出现了先抑后扬的走势,但周K线图依然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而且,成交量也迅速萎缩,沪市的量能居然从前期的日均1500亿元迅速萎缩至上周五的900亿元。市场的观望氛围再度浓厚起来,这对短线走势来说,是一个较为严峻的考验。
主流资金无所适从
A股的如此走势,主要是因为新股密集发行,引发机构资金紧张。毕竟目前的新股赚钱示范效应明显,甚至连长白山、会稽山等产业背景、成长趋势并不是较佳的新股,也能够持续一字涨停板。那么,天和防务、迪瑞医疗等质地上佳的新股在上市后的表现更值得期待。所以,随着此类新股的申购时间窗口开启,各路资金各显神通,纷纷筹集资金,甚至不惜从国债逆回购市场借钱打新股,如此也就使得国债逆回购市场在近期屡屡出现异动,连上交所相关部门也看不下去了,罕见地针对国债逆回购异动数据发出了说明公告。受此影响,A股市场出现了节节走低的态势。
但奇怪的是,大规模新股申购浪潮过后,A股市场的走势只是略微改观,上证指数出现了有所企稳的态势。不过,成交量却持续萎缩。这就说明指数的企稳,主要来源于抛压的减缓。毕竟新股大规模发行潮已结束,市场的抛压随之减轻,而不是来源于主流资金的主动性加仓所致。
由此可见,主流资金仍然在担忧着什么。
就目前来看,能够让主流资金感到紧张或者无所适从的因素主要是经济运行趋势。毕竟驱动着上证指数从2000点拔地而起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回升。但是,从7月份以来,经济数据持续不振,无论是发电量数据还是信贷数据,均低于预期。而随着8月的结束,A股将迎来9月的交易行情,进而将面临着陆续公布的8月份经济运行数据的挑战与考验。所以,主流资金不敢轻举妄动,如此就导致A股市场在近期缩量企稳的格局。
涨跌两难
经济数据欠佳,可能会制约着主流资金的大举入场。但是,市场也缺乏下跌空间,主要是因为市场的维稳意图特别清晰。
一方面是宏观经济层面的稳增长信息,比如说近期的定向降息政策,说明了未来的经济刺激思路将不仅仅是降准等货币量的方面,而且还将是降息等货币价格的方向。稳增长的战略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与此同时,关于加强核电、风电、水电、光伏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信息也渐趋增强,如此诸多信息的叠加,就意味着经济上有维稳的意图与努力,这既给市场参与者带来了经济数据虽不佳,但刺激政策仍可期的预期,而且还带来了选股的思路,近期的核电、光伏、风电等产业股的持续活跃就是最好的说明。
另一方面则是股市政策层面的维稳信息。有信息显示,在上交所挂牌交易的银行股,将一个接着一个在上交所平台进行路演,推介各自的半年报业绩报告。而且,关于国债逆回购异动的说明性公告等信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市场相关各方维稳的意图。与此同时,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为代表的油气改革政策正在逐一落实,从而也给A股带来了新的做多催化剂,由于此类个股又是A股的指标股、权重股,因此,拥有这些题材,也就意味着此类个股也难有大的下跌空间。在此背景下,A股的确难有大的下跌空间。
综上所述,近期A股可能又进入到一个狭窄空间震荡的格局中。对此格局,我们其实是似曾相识,因为在2000点为中枢,也是横盘震荡了数个月之久。只不过,目前是将中枢提升至2200点而已。由此可见,就近期的走势来说,是涨跌两难。
三大热点或串起强势股
循此思路,在操作中,当指数下探2200点时,可以加仓。但当指数上穿2250点一线时,需要谨慎。而且,当重磅经济数据即将面“市”之际,也需要谨慎。
不过,这三个主线可能会成为近期A股强势股的摇篮。一是稳增长政策受益品种;二是互联网产业股,既包括互联网传统的炒作主线;三是改革概念股,包括央企改革,也包括产业方面的变革,前者如中粮系、国投系、航天军工系等旗下的上市公司,后者主要是油气化改革,光正集团、恒逸石化、华锦股份等品种可跟踪。
(金百临咨询 秦洪)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