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降价快跑 半年夺金超千亿
华夏时报记者 陈小瑛 深圳报道
每一次市场调整,却是万科逆势成长的绝佳良机。
今年上半年,在全国住宅市场销售大幅下滑时,万科却保持了增长,完成全年2000亿目标的一半。业内人士认为,这与万科最先降价跑量分不开。
面对当前地方政府出手救市, 8月18日,在万科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总裁郁亮在回答《华夏时报》记者提问时表示,目前还看不到会否引发楼市新一轮反弹,现在的市场上是过去长期积累的库存问题,市场调整还需持续一段时间,不是政策放松就能够改变的,房地产行业不可能通过政策放松马上形成量价齐升的局面,当下也不应该出现。
“过去政府总是病急乱投医,房地产调控经常被用来服务一些短期目标,使得每一次行业调整不完整不充分,结果导致更大幅度的反弹。”郁亮表示,从万科的角度而言,希望这次市场化的政府调控转向能够坚持。
万科降价快跑
今年1-6月,万科累计实现销售面积821.2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009.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和20.6%。
这也是万科首次在上半年完成超过千亿销售业绩。万科今年的销售目标为2000亿元,与大部分开发商半年销售不足4成相比,万科半年已经完成过半目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与万科对市场走势的提前预知和把握分不开,更得益于万科提前降价。早在去年四季度,万科就开始在某些城市降价走量。
“市场好的时候,别人比我们更激进。万科胆子小、不贪婪,增长反而没那么快,但当市场调整时,万科的谨慎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增长反而快些。”郁亮说。
然而,房地产行业对万科每次带头降价的举动褒贬不一。对此,郁亮表示,作为行业老大,万科有责任维护行业的发展,当房企对市场极度悲观时,万科及时站出来给行业打气。虽然黄金时代已过,但还有白银时代。
郁亮说,实际上在2008年万科第一次降价时,万科就向行业发出了号召,但并未有降价跟随者。“大哥把话跟小弟都说明了,小弟不听,那就不能怪大哥了。”郁亮笑言,下半年,万科仍将坚持积极销售的策略,重申新盘当月去化率60%的目标,加强库存去化。
据万科预计,今年超过七成的竣工量将集中在下半年。由于销售明显多于结算,截至中期时,万科合并报表范围内已售未结资源的合同金额首次突破2000亿元,较2013年年底增加404.3亿元。
在业内看来,每一次市场调控, 对万科而言都意味着机会。
“市场调整时,开发商资金必然紧张,龙头房企的融资和销售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每一次调整,都是大鱼吃小鱼的良机,所以万科每次都表示欢迎调控。”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说。
加上万科今年B股成功转H股,也有利于万科在国际市场的评级提升。万科集团董秘谭华杰透露,目前万科的有息负债中,海外银行、银团贷款及海外债券合计占比约17%,未来海外融资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上半年万科实现投资收益13.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37.8%。这与万科的转型分不开,“轻资产、重运营”模式对万科的财务影响开始体现。
“万科的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于联营合营公司实现的万科权益利润,以及通过股权转让方式实现项目合作或商业资产处置而实现的收益,随着‘轻资产、重运营’模式的推广,这类收益将成为一种常态,”谭华杰表示,“必须指出,这类投资收益属于经常性的,而并非一次性所得。”
万科充足的现金储备,也给了万科在低位抄底的资本。截至6月底,万科持有货币资金428.6亿元,较1季度末增加53.3亿元,大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长期借款的总和222.8亿元。
“下半年市场继续调整”
从全国数据来看,2014年上半年,全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7.8%,主要城市调整幅度更大。有较多年度历史数据可连续观察的14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沈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东莞、佛山、无锡、苏州),上半年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7%。
这直接引发各地方政府从7月底开始大张旗鼓的救市。截至目前,全国限购城市中,只有9个未公开明确取消限购,其余37个城市均已出现不同层面的政策松绑。不仅如此,影响楼市成交量最关键的信贷因素也在积极放松,甚至部分城市已大胆解除限贷。
郁亮表示,这段时间的政策放松是对过去宏观调控政策的修正。每一届政府所用的手段不同,过去行政调控效果不太好,现在各地取消限购,是开始在建立市场化的房地产长效调控机制。一个市场有完整的运行周期,不完整的调整只会带来下一次更混乱的局面。
“目前各地方政府救市不是一刀切,这就是调控手段的进步,比如过去因为限购,导致很多刚需被误伤,首套房刚需的按揭贷款,银根本应该支持的,而二套房很多也是改善型需求,并非投资投机,理应得到信贷支持。”郁亮对记者说,开发商资金超过一半是通过销售回款,信贷重回支持刚需,对开发商而言无疑是利好。
对未来的市场形势,郁亮认为,短期内,那些库存量高、去化周期长的城市,仍然会延续去库存的过程。“但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因素,预示着下半年的经营环境可能会好于上半年。”
郁亮表示,“在分类调控的政策导向下,近期各地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整,这有利于稳定市场信心,释放一部分被抑制的置业需求;随着央行多次强调要保护首次置业者贷款需求,未来的购房信贷环境也有望得到改善;此外,今年上半年各地市场所出现的价格回调,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提升购房者的实际购买力。”
地方政府希望通过救市,进一步拉动房地产投资稳增长,卖土地。但谭华杰认为,近期销售确实有所改善,但预期今年下半年的房地产投资还将维持在低位水平,万科依旧持谨慎态度。
尽管今年上半年万科销售额过千亿,拥有业内最充裕的现金流,万科在拿地上仍然表现得十分谨慎。中报显示,上半年万科新增项目的权益规划建筑面积约264.1万平方米,明显低于去年同期。
“2013年万科拿地比较多,目前的项目资源足以支持未来两到三年的开发需求,补充项目的需求并不迫切,”谭华杰说,“另一方面,目前主要城市的地价水平仍然较高,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并不急于拿地。”
据万科监测,16个主要城市(深圳、广州、东莞、佛山、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北京、天津、沈阳、大连、武汉、成都、重庆),2季度土地流拍的比例已经由1季度的11%快速上升至21%,溢价成交的比例则由1季度的41%大幅下降至24%。
“根据经验,一般下半年土地供应将进一步增加,预计土地市场的调整还将延续,未来可能会有更好的拿地机会,公司对此也会保持关注。”谭华杰透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