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就业谷底可能下半年到来
4月16日,国新办一季度经济形势新闻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透露,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2万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1万人。
“假如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到此稳住,那么就业的低谷还没有到来,估计下半年才会到来。”当天,经济学家厉以宁在第五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论坛作出上述判断。
GDP增长率、就业状况、企业盈利率,是一般判断经济运行情况的三个主要指标。
厉以宁认为,一季度GDP增长率为6.1%反映出,中国经济已经基本稳住,随着国家投资效果的逐步显现,估计随后的三个季度GDP形势会逐步好转。
然而,他同时提醒就业问题仍然严峻。其理由在于,就业周期与经济增长周期是不重叠的,经济滑坡在前,就业的滑坡在后。
尽管经济增长率下降,但企业只有等到实在没有订单才裁员,而当经济逐步见底回升后,就业却不会很快增加,因为企业首先会选择恢复、增加生产,充分发掘现有职工的潜能,招聘的步伐往往会比较靠后。
而国家统计局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的数据,并不能充分反映中国就业形势的严峻。
对于解决城市来说,厉以宁则提出,应放宽城市对小摊贩的管制,同时,凡是年营业额在30万以下的免去营业税,从而增加创业和就业。
而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厉以宁认为,一方面作为解决就业的主力,民营企业正好可以在这时候做人才储备。对大学生来说,国家同样可以提供小额贷款,帮助他们自己创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