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太极系重组搁置

作者:高咏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7-26 00:06:00

摘要:由于相关各方对股权转让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终止筹划重大事项。桐君阁壳资源相当紧俏,太极集团待价而沽,但三个月后的重组前途未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高咏梅 重庆报道

  7月21日,西部医药巨头——太极系两家上市公司太极集团(600129)和桐君阁(000591)发布公告,终止筹划重大事项,股票复牌后两股大跌,前者跌幅3.39%,后者跌幅6.15%。对此,太极集团表示,由于相关各方对股权转让方案未达成一致意见,因此终止筹划重大事项。业内人士指出,桐君阁壳资源相当紧俏,太极集团待价而沽,但三个月后的重组前途未卜。

  8年重组暂搁浅

  “终止筹划重大事项并不等于不重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太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只是承诺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不再商议、讨论桐君阁股权转让事宜。

  这意味着今年10月21日之后,太极集团和桐君阁即可再次启动筹划重组。在目前IPO企业长龙排队时,借壳上市不失为捷径。桐君阁总股本只有2.7463亿股,市值目前23亿元,属于小盘壳资源,太极集团目前持有30%股权,为第一大股东,涪陵国投持有19.94%股权,为第二大股东。

  从公告可看出,桐君阁的壳资源相当紧俏,停牌期间,太极集团分别与交易对象进行多次磋商和论证,力争寻求更优质的公司作为合作对象;并会同相关中介机构对本次重大事项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和咨询。

  去年5月,太极集团董事长白礼西在太极集团2012年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将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加速旗下太极集团、桐君阁和西南药业(600666)三公司的整合进程,实施桐君阁和西南药业的脱壳重组。

  桐君阁的重组其实已经历了8年,早在2006年7月,当时陷入涪陵4家上市公司担保圈危机的太极集团,就曾想借股权分置改革之机,出让桐君阁的壳资源,根据协议,中船重工将受让太极集团持有的桐君阁全部65.15%股份,代价为以对应的净资产值+4000万元现金的方式,得到桐君阁第一大股东身份,并对桐君阁进行股权分置改革。在此之后,中船重工将旗下的重庆重型铸锻厂的经营性资产和业务置入桐君阁,太极集团置换出医药经营性资产。

  后来因为过桥资金等原因,最终中船重工入主桐君阁告吹。2007年,桐君阁完成股改,太极集团持股比例下降到54.73%,随后太极集团对桐君阁进行多次减持及转让,到目前为止,太极集团只持有剩余的30%股份,为重组做好了准备。

  仿西南药业模式?

  重庆太极系另一家上市公司西南药业重组走在了前面,西南药业已于今年4月25日停牌,停牌前报收7.31元。

  根据西南药业7月5日发布的“延长停牌公告”显示,本次资产重组的潜在重组对象为哈尔滨奥瑞德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奥瑞德光电),主要从事蓝宝石晶体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将定向增发置入相关资产,太极集团置换出医药资产,并包括部分股份。

  记者调查获悉,奥瑞德光电董事长兼总经理左洪波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借壳上市成功后,左洪波等自然人,包括哈尔滨工业大学实业开发总公司、上海泓成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上海祥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内的3家法人股东,都将获得可观的资本溢价,还有保留部分股份的太极集团,也将坐享重组收益。

  长江证券投资顾问张明斌认为,桐君阁的重组或将复制西南药业的模式,即新东家入主,置入优质资产,原大股东太极集团保留部分股份。

  但西南药业和桐君阁股权结构区别较大。据了解,西南药业总股本2.914亿股,国有股占比合计36.31%。桐君阁国有股占比较大,太极集团和涪陵国投合计持股比例达到49.94%,重组方获得控股比例的代价更大,或许为此次重组搁浅的原因之一。

  正因为重组预期依旧强烈,7月21日复牌当天股价大跌的太极集团和桐君阁,第二天股价双双企稳,分别报收8.61元、8.46元,分别涨4.11%、0.83%。其中太极集团还得益于当天公告,收到重庆涪陵区政府给付的太极集团涪陵制药厂土地搬迁款1.5亿元。

  “股价是把双刃剑。”华龙证券重庆投资顾问牛阳指出,一方面价格炒高后,对太极集团出让剩余股权有利,可以获得更高转让价款,但另一方面价格炒得高了,壳资源的市值过高,对接盘方的实力要求也会更高,将会缩小太极集团的选择范围,并不利于桐君阁卖壳。因此,暂停三个月后,太极集团重组桐君阁的前途未卜。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