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招募”缓解上海压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建平 北京报道
“为缓解上海今年的应届大学生就业压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将有13种岗位招募应届大学毕业生见习。”日前,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党委副书记许伟国公开表示,世博会初步计划推出服务保障、运营服务、业务支持三大类13个见习岗位,主要涉及行政文秘、档案、中文、计算机、通讯技术、新闻传媒、外语、市场营销、舞美、建筑工程等专业。
据了解,此次见习工作的招募将在今年年中和年底分两批进行,最晚于明年年初上岗。今年秋天的首批招募的人数在1000人左右,到年底的时候还会推出更多的岗位,预计总数将达到3000人。
把尽量多的见习岗位
留给毕业生
“为了更好地实现世博会的人才需求,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和浦东新区就业促进中心在3月21日共同举办了一场‘2009上海会展行业人才招聘会’。”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相关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该招聘会主要就是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
世博会产生的巨大人才缺口,为广大应届毕业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就业机会。“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仅对会展行业人才的需求预计就将达10万人。”上述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相关人士介绍,此次会展行业招聘会共为应届会展专业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700多个。而这次招聘活动共吸引包括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等40多所高校会展相关专业9000名应届大学生参加。事后统计,当场有5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应聘,意向录用人数只有600多人。
就在会展行业集中招聘的同一天,上海旅游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上海旅游人才专场招聘会”异地开场,据统计,此次招聘会上大约有40%的岗位是面向应届大学毕业生的。
尽管世博会有巨大的人才缺口,但在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党委副书记许伟国看来,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许伟国表示,为了解决或者缓解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世博会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首先是劳务派遣岗位,吸纳一部分大学生到园区工作。二是对于服务外包岗位,世博会将建议承接外包项目的机构能够尽量把一些适应大学生工作的岗位腾出来,尽量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第三就是提供比较多的见习岗位给应届毕业生。
世博会不可能
根本解决就业压力
进入4月份,应届大学生求职进入高峰期,今年,上海应届大学毕业生也达到了历史性的15.8万人。作为国内一线城市和经济中心,上海不仅要消化掉本市的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同时还要容纳更多拥入上海求职的外省市应届毕业生。更为紧迫的是,如果这部分新增就业人口不能得到迅速消化,半年之后,下一届毕业生即将一同拥入毕业求职的队伍当中。
这意味着,上海今明两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显得尤为紧迫。尽管此前国务院刚刚提出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规划,但是,这一规划在就业人口吸纳上,主要集中在高素质的金融领域人才,并未过多惠及大学应届毕业生。因此,亟待寻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把目光投向了即将在明年举办的上海世博会。
而据记者了解,上海世博会除向应届大学毕业生提供部分见习岗位之外,更多的是志愿者服务岗位。据许国伟介绍,世博会期间,预计需要10万名世博园区志愿者和100万名开放性世博城市文明志愿者,有数千个常设志愿服务工作岗位。
“世博会不可能根本解决目前巨大的就业压力,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这个压力。”国内某知名人才招聘机构的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示,世博的岗位需求是短暂的,因为大部分的岗位缺口是在世博会召开的180多天时间里,世博会结束了,很多岗位也就取消了,曾经解决的就业压力就又出现了。“但世博的众多就业岗位起码给应届毕业生提供了实习的好机会,为很多应届毕业生再就业提供了很好的支持,使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此,许伟国同样认为,世博会无法根本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他同时表示,世博会提供的见习岗位可以缓解就业压力,因为在这里可以有更多的社会实践,而且这个社会实践在其他的单位甚至在单个企业里面是接触不到的。“所以我们正在积极地把我们一些岗位梳理出来,凡是能够让大学生去做的岗位,就尽量让这些大学生去做。”
上述分析人士表示,世博会结束后,旅游、信息服务等领域还将产生新的就业岗位,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就业,世博会上优秀的见习学生应该被优先推荐到就业岗位,从长远角度,实现世博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