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央企:行政重组让位市场交易

作者:陈岩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4-06-07 21:37:00

摘要:日前,国资委公布了包括北京产权交易所在内的18家产权交易机构,他们均具备开展中央企业资产转让交易业务的条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

  最近一起央企之间的重组已经是11个月之前的事情了——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国资委网站上显示的时间是2013年7月18日。

  “在李荣融时代,央企重组央企是国有资产兼并重组的主要途径,但这种方式越来越不好推进了,因为现在剩下的100多家央企规模都比较大,谁也重组不了谁,谁也不想去重组谁。”6月5日,国资委系统一位不愿具名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

  该人士认为,今后一段时间,国资监管部门将会力推混合所有制这种更加市场化的国有资产重组方式,它将取代此前央企之间的“自由恋爱”成为主角,更多的央企也将会出台混合制方案,预计今年下半年国企改革的高潮将会到来。

规范产权交易

  显然,国资监管部门更倾向于“进场交易”模式来取代行政性兼并重组。

  日前,国资委公布了包括北京产权交易所在内的18家产权交易机构,他们均具备开展中央企业资产转让交易业务的条件。国资委对央企的要求是,规范资产转让进场交易行为,同时制定集团资产转让管理制度,于6月30日前报国资委备案。

  “在此之前,这18家产权交易所就已经有了,而且运作了很多年,软硬件都比较成熟了,以前国资委没这么正式地说过要到这18家交易所交易,但也没有指定到哪个产权交易所交易。”6月5日,湖南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肖毅敏对本报记者说。

  在肖毅敏看来,产权交易所就像“玻璃门”一样,不管民资还是国资,交易所都允许各种资产进入市场,但央企并不会选择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

  上述国资委人士对本报记者说,不通过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很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在2000年初,曾经就有企业管理层把企业“吃掉”的现象,拍卖招标都只是形式,内部定价、利益输送的现象很普遍。

  “长沙当年搞‘两个置换’,现在还有国有资产流失的后遗症存在,当时产权转让没有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定价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上述国资委人士称。

  而我国国有产权交易也存在不完善之处。上述国资委人士称,在国有产权评估和定价问题上,一些企业账面评估价值普遍高于市场价格,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国有产权交易,容易造成形式上的国有资产流失。

  另一方面,由于交易不够市场化,存在着“内部人控制”和“自卖自买”现象,容易造成事实上的国有资产流失,直接影响到国有产权流动重组的质量和进程。

  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年早些时候,国资委便出台了《关于中央企业资产转让进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国资委表示,这有利于加强中央企业资产转让管理,提高企业资产转让公开透明度,建设“阳光央企”,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通知》称,中央企业及其各级控股企业一定金额以上的资产对外转让,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依法设立的产权交易机构公开进行。

  “国资委在引导和鼓励国有资产或资本进入产权交易所进行交易,通过正规正式的平台进行交易,不仅合法合规,而且更加规范化,遵守市场秩序,这跟改革的整体基调是一致的。”肖毅敏称。

  一位国资专家也认为,产权交易机构是从制度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现实路径,政府要加强产权交易机构建设,明确主管协调部门,完善其市场功能和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开放、规范、公开、统一的产权交易大市场。

为混合制铺路

  未雨绸缪,国资委已经开始为混合所有制铺路。《通知》要求,除国家法律法规或相关规定有明确要求的,资产转让不得对受让方的资格条件作出限制。

  对此,上述国资委人士表示,这体现了“非禁即入”的改革理念,对非公经济和社会资本不得歧视,一视同仁,以往有一些央企设立“玻璃门”,在转让资产的时候设置条条框框,就是不想让资产转让成功。

  “只有在不设限制的情况下,才能实现资本的自由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在产权交易市场上,有买有卖,国资可以吸纳民资,社会资本也可以进入垄断行业。”肖毅敏称。

  事实上,在过去很多年,央企之间的重组一直是推进国有资产流动的最主要方式。上述国资委人士称,央企重组央企,表面上看是自由选择的结果,是“自由恋爱”,但实际上很多都有行政命令的影子,并非都是“你情我愿”,重组后也有“消化不良”的现象。

  国资委第一任“掌门人”李荣融曾许下承诺要在2010年把央企减少到100家。但他的愿望并未实现,到现在央企还有113家。

  而这种带有行政色彩的重组方式势必要被更为市场化的方式所替代。肖毅敏说,国资委指定18家产权交易所,就是在鼓励央企进入产权交易所交易,它的核心价值在于国有资产管理的市场化,进入交易所是最具体和有效的措施。

  混合所有制已成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产权市场正成为混合所有制企业并购重组的市场平台。

  “没有企业产权交易就没有混合所有制。”一产权交易所相关人士称。

  据介绍,产权交易市场具有发现卖主、发现价格的功能,通过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了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了国有企业和各类企业产权的规范、有序、高效地流转。

  区域性的长江产权共同市场已经显示出混合所有制的并购特征。相关数据显示,仅从2011年至今的这个时间段内,共同市场共涉及的并购重组宗数已超过1.5万宗,交易金额达1万亿元,其中非公并购的宗数及交易金额均占到四分之一左右。

  长江共同市场理事长蔡敏勇表示,国有、集体、民营、外资等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相互参股的力度将不断加大,将有大量的产权流转需求。

  产权市场一方面可帮助国有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找到合适的重组对象,而一方面可积极拓宽为非公经济服务的领域,用市场化服务满足非公企业的并购重组需求。

  上述国资委人士称,预计今年下半年,国有产权与非公产权之间的流转量一段时间内会增加。

  “这也是国资监管部门的最终动机,产权交易平台是推进混合所有制的市场化手段和途径,它有利于推动国有资产产权主体多元化。”肖毅敏称。

  此前,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曾提出,将采用三种市场化的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即运用产权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吸引股权投资基金和其他战略投资者。

  上述国资委人士称,从目前情况来看,股票市场低迷,而且上市公司在转让股权时受到很多限制,而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不容易实现标准化,所以产权市场将成为推进混合所有制的最主要平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